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作者】

【机构】

【摘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掀开了亳州七中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崭新的篇章,也给我的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会借此契机,更加积极、大胆地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1:2课堂模式”的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功效,全力打造亳州市第七中学的“1:2”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班班通;电子白板;云端智慧课堂;“1:2”高效历史课堂
【正文】近几年以来,亳州市第七中学借鉴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一直在探索“高效课堂”之路,逐步摸索出符合我们实际校情的“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在,随着“班班通”、电子白板、智慧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现,我校又适时提出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1:2”课堂模式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我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探索高效课堂下新的结构和模式
  在中心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我们探索出了“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小组合作为主线,以学生展示为主旨”的1:2高效教学理念。它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预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结对互助的方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最终提高学生能力,实现课堂高效。
  我的具体做法是:①一节历史课按三段六节的流程操作,“三段”即“自学,展示,反馈三个阶段”,“六节”即“独学与互学,展示与质疑,检测与评价六个环节”,其中自学是基础和前提,展示是核心和重点,反馈是手段。展示是一节课的精彩,要让学生在展示中暴露问题、体验成功、提升能力、收获情感,赢得尊重。②一个小组按三层六人模式组建,即每个小组内均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都有2个学生,这样组成三层六人模式。课堂上尽量让B、C层学生展示,让A层学生质疑,评价,这样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收获。③一节课中师生所用时间按“1:2”的比例分配,即“老师”占15分钟,“学生”占30分钟,这样,分配时间比较合理,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能力,又能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目前,这一高效课堂模式我还在不断实践和完善。
  (二)运用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1:2高效历史课堂
  1.运用电子白板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一大抓手,实践证明使用导学案能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并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有现成的电子白板,利用它来制定导学案也可以达到导学的目的,并且利用它的保存和换页功能还可以循环使用。  
  2.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辅助人机交互设备,它有很多有趣、实用的功能,比如:书写、注释、绘画、橡皮擦、移动、旋转、截图、几何画图、局部遮挡、放大(缩小)镜,插入动画(音频)并进行播放、谷歌地球搜索等,这些功能的应用无疑会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生机盎然。
  3.运用“班班通”为新课导入激趣。新课导入是高效课堂的首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课题、展示目标、激发兴趣,好的导入不仅能为新课学习作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而且能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若恰当运用“班班通”这一手段导入新课,会使一节课的开始便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趣味性;也会使揭示新课的方式更灵活便捷、直奔主题,富有启发性;还会使探究问题的呈现更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富有挑战性。
  4.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自主学习导航。自主学习是1:2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展示与质疑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是让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探究,初步领会课文、新授内容。教学中我用“班班通”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尝试中自学历史课本,在自学历史课本中不断尝试,从而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
  5.运用“云端技术”为合作探究解惑。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收获在小组展示,把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并充分利用生生互动、相互质疑、相互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往往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陷入思维的困境,为让学生探究学习突破重围,出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把探究学习引向教学重点;有时在云端播放课件,让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画面清楚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突破教学的难点。这样,通过“云端技术”展示课件解疑,把探究活动引向高潮,让课堂合作探究更加有效。
  6.运用“班班通”为反馈检测增效。检测反馈是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当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此时运用“班班通”可加大训练量,省时,省力,提高学习效益。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用近两年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老师们说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教学集声、光、色、像、动画于一体,不仅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精彩、高效;同时还实现了历代师生渴望的无尘教学梦想,既环保健康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何乐不为呢!”。学生说“我们原来的课堂就像一碗白开水,老师讲,学生听,课堂学习索然无味,自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历史课堂后,现在上课就像喝可乐,不渴也想喝。”这是我校师生的肺腑之言。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掀开了亳州七中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崭新的篇章,也给我的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会借此契机,更加积极、大胆地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1:2课堂模式”的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功效,全力打造亳州市第七中学的“1:2”高效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月芳 《吉林教育》,2014(1):68-68
  [2]屈万鹏 《新课程学习(中)》,2014(4)
  [3]王平 《考试与评价》,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