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导入的几种方法

【作者】 李 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中学校

【摘要】本文浅谈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的四种常用方法:复习导入法、课件导入法、创设情景导入法、对比导入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开头导入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的导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法
【正文】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导入说的是在讲新解 课之前,教师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与教 学内容紧密的一小块知识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 的注意,还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对课 堂教学导入部分不够重视,或忽略导入部分,直奔到主题,会使得这堂 课过于简单,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教学导入时, 一定要做到我们的导入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 验谈谈四种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创设问题,设疑导入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而思又起于疑,无疑则无思,无思则不成学。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用“疑”来扣住学生的心弦,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思维起于疑难,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入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进而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在博客中加入图片、音乐和视频》一节时,教师课前可以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己经知道,当我们浏览网页时,常常会看到网页中有图片,听到音乐声且能看见视频。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自己的博客中加入漂亮的图片、精彩的故事片和悠扬动听的歌曲呢?”进而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在讲解《在网页中插入图像、动画和声音》一节时,教师课前同样可以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己经知道,当我们打开像新浪、腾讯等网页时,都会看到许多图像、动画,还会听到声音,但我们刚刚创建的网页还没有这些,我们如何把这些图像、动画和声音放进网页中呢?”进而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通过设疑,正当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再用语言点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拉开新课的帷幕,使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中学习新知识。
  二、 对比导入法
  对比法也叫对比分析法或比较分析法,对比法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 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寻求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的研究方 法。对比法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方法,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 的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 比法进行教学,通过讨论、对比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 兴趣
  三、温故导入法
  教师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这种导入法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联结和学生学习情绪的酝酿,对于构架整体知识体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作品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过的Word软件入手,对比两个软件的界面构成,让学生找出相似和区别的地方。这样做,学生能很快的熟悉Powerpoint软件,并能更快更好地使用这个软件。
  四、提问导入法
  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进而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一节时,教师课前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己经知道,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图片文件、剪贴画、表格,但是我们的幻灯片仍然是默然无语的,那么内向,我们能不能在幻灯片中插入精彩的故事片和悠扬动听的经典名曲呢?”这样提问,很快就使学生集中精力思考这个问题,并为本节课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学们带着疑问来听老师讲解。这样以问题法导入新课,能很快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趣味导入法
  赞可夫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用猜谜、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学习计算机安全使用道德时,由于涉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教师纯粹地跟学生讲相关知识点,会显得很枯燥,学生听的兴趣不大,自然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用相关计算机病毒引发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看法,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和使用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新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但没有固定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无论以什么方式导入新课,要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像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所说的那样“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要不断努力探讨、挖掘课堂导入的多种呈现方式及其应用,设计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以上是本人在教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