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物理实验室管理实效的途径探讨

【作者】 杨国珍

【机构】 四川省岳池中学

【摘要】物理实验室是学校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开启学生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物理实验室管理,从多种途径强化,使之向着服务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发展,是我们提高物理实验室管理实效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物理实验室;管理;实效;提高;途径
【正文】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占有大量比例。而作为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物理实验室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力倡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今天,加强实验室创新管理,使之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提供必要保障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科技素质。因此,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管理,从多种途径入手,使之向着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服务化发展,是现阶段实验室管理的应走方向。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实验室管理以及物理教学实际,谈谈提高实验室管理实效的途径策略。
  一、拓展工作内容,增强实验室服务化功能
  有人说,实验室管理就是收收器材、打扫下清洁,这样的看法,显然是简单了点,是没有正确认识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的体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物理实验管理员,必须从传统中走出来,要增强履职责任心,拓展管理工作内容,做到以教学为中心,密切配合各个班级的物理实验教学进度,不论是实验室的清洁整理还是各个细节的到位,都必须满足于各个班级的实验教学工作。我们知道,实验室在学校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实验提供场所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探寻知识,增长技能。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心存服务理念,为师生教学活动服务。在工作中,要熟悉所有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以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醒任课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保证实验能顺利演示。而对于一些新的实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则要根据要点,进行多次尝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要点,同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通过学习、交流,熟悉实验。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纠正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其实验操作及学习能力,要协助教师合理、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尽量使每一次实验都能安全、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我们实验室作为一个物理教学的后勤部,其服务化功能才能实现。
  二、加强规章建设,建立实验室制度化管理 
  实验室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地方,也是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实践中,我们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形成实验管理制度化,这样有利于产生约束力,让师生都必须遵守。因此,在综合考虑学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而且要明文上墙,人人知晓。这其中,对于学生的规范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认真填写《开放实验预约单》;二要由相关教师签字;三要由实验室教师统筹安排时间;四要节约药品,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五实验完成后,要将实验器材排放整齐;六若有实验室器材损坏及时报告实验室教师;七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单。对于实验教师在工作中职责的制定,要注意:教师要首先熟记各种制度,并将其打印成册,便于学生学习,且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修改和完善制度的建议,使制度越来越规范,切实适应本校实验教学实际,有效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严按要求操作,增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即制度,也有对物的管理,即操作要求。双向同时作用,才能对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管理进行规范,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序。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仪器室的结构,仪器特性,科学存放。贵重仪器如投影仪、天平等,易潮、易腐蚀如原电池、矿物金属模型、学生电源应存放在小间仪器室,与大仪器分离。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立加锁专柜,严格使用范围,派专人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剧毒等药品的管理,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特殊、分类保管,且要做好记录,便于取用时一目了然。对于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药品、材料,都必须详细记录,建立档案,这样不仅能更加清楚实验室的仪器装备,也是学校开展实验情况的记录。学期终了,所有仪器器材要详细清点,属于过期药品,报损仪器,要按照程序及时清理,使账物相符。同时,要根据器材、药品消耗情况,合理提出填充申请,便于新学期实验工作的开展。
  四、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也可由传统人工管理转化为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手段信息化指的是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更多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有效性。因此,传统实验室管理手段亟待创新。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技术,能更加快捷、高效地对实验资源信息进行处理,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践中,我们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把实验教务管理、设备管理、仪器药品管理、资料管理集为一体,通过程序和网络的共同作用,在存储、调用、增删等过程中极为方便,因而就达到了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使管理走上信息化道路。
  总之,加强物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实效,是加强学校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校开展实验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实验管理工作的我们,要创新实验室管理,使之向着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信息化管理方向迈进,以更好地促进辅助实验教学,为学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辉,强化中学物理实验室规范管理的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
  [2]陈小林,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室规范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年。
  [3]郑靖明,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室的规范管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