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生自信,增强进步内驱力

【作者】 杜夕花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辛兴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我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落后,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与优秀生有差距,也不是学习不努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他们对学习丧失了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成了他们学习的甚至生活的绊脚石,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再下滑……
  自信,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学习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垮塌和自信心的丧失。当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所用时,就会走向自暴自弃,那便是教育的失败。只要学生保持着自信,就是希望,就有进步的立足点。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一、设法发现并开启学生自信的“窗口”
  古诗云:“天生我材比有用。”事实上,人的才能是各种各样的,很少有“全材”,更多的是“专材”、“偏材”。如:有人善于学习,有人善于组织,有人善于文体,有人善于手艺;在学习上,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计算,有人擅长语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在他们遭到挫折的时候,一方面鼓励他勇敢的站起来,另一方面也告诉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你在这个方面失败,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也不行。而一旦学生作成功了某件事情,我们就应该对他进行赞扬,这样他听到的表扬、接受的鼓励多了,自信的“窗口”也就开启了。
  其实,说破了,鼓励是简单的。有时甚至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赞美,一次交谈,一个短暂的拜访,一个小故事。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鼓励,却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与博大的胸怀,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被鼓励者巨大的自信心。
  二、就是要将孩子自信的“窗户”开多、开大
  学生在某一方面领先了,证明自己不笨,又为什么不能在其他方面有所进步?一个自信的“窗口”开启,为什么不能开启更多的“窗户”?我们平时要密切关注学生任何方面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及时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路径和方法。当然,进步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宽容孩子的反复和倒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发展的总趋势,这便是“窗户”的开大。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上学时故事。我读中学的时候很贪玩,特别喜欢捣鼓半导体收音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如痴如醉。于是在一次考试中得了10几分,有位老师对我丧失了信心:你这样的还想考大学,做梦吧!这使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姓王的老师,王老师善待一切学生,对学生的任何进步和一点点的优点都能抓住了来表扬,于是,“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读书变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会跟我的学生讲述这个道理。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学生,他平时学习很认真也很卖力,但是,他很少问老师问题,因为他总是害怕出错。而且在考试的时候他非常的紧张,不自信,因此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样一来,他更是愁眉不展。针对这些情况,我就主动找他谈话,了解他内心世界,不断和他沟通,像朋友一样鼓励他;上课时经常抓住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渐渐地他有了信心,课堂上也敢发言了,而且成了课堂上积极思考的活跃分子,这样一来,他的学习成绩也跟着上去了。
  三、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和年迈体弱的奶奶相依为命,由于缺乏督促和指导,学习成绩很差,同学们笑她,瞧不起她,她自己更是自暴自弃,为了帮助她,我常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她,当她的成绩有些起色时,我就及时在班上表扬她,私下还给她鼓励,根据她的特长——善跑,运动会上让她去参加跑步比赛,当她捧回奖状,接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时,她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学习上的干劲也更足了……后来,她的成绩已经跃居中上水平。
  四、信心可以使你从平凡走向辉煌
  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这时,收获的季节离你也就不远了。信心,能使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人的潜能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他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那么为什么会有些人在事业上贡献突出,而另一些人则碌碌无为呢?原因是多数人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总认为自己的见解无足轻重,自己注定没出息,自己的命运不好,自己注定了是无所作为的。这种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正是消极的丧失信心的表现。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杰出人物,并非个个都是“天才”,而是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产生了信心。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心,使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身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把全部的能量都发挥在自己的行动上。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他们自己,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