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陈 然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飞龙镇初级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激趣,化解教学难点,还能促进写作,强化反馈,增强互动,是我们提高文言文的有效工具。【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正文】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大事。文言文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与今日不尽相同,并且语言优美,准确鲜明,文字讲究内蕴力,托物抒情,言简意赅,文字的内涵极大,学生往往很难单从字面上领悟到其真正的意义和情味。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核精力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乃至强制学生背诵、默写,也还是收效甚微。对此,我们可以利用电教手段的直观、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极大好处。特别是在文言文中的充分运用。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乐趣。
一、运用信息技术音像结合,营造气氛
具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古典美的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还是培养我们语感的有效材料。因此,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最好能在较为宁静的气氛中进行。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就可在课堂中播放中国的古典音乐,能帮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因文言文的作品一般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写出的,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样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就不同,在选择播放曲目时便可以此为依据,挑选相应的曲子。如《赤壁之战》可以选用节奏激烈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再配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壮烈场景,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战争气氛。《爱莲说》可选用曲调清新的古筝曲《清莲乐府》,配以杭州风景VCD中曲苑风荷的景致,让学生感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质。通过音乐画面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上节课的思维中走出来,进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破解难点
文言作品中涉及到大量的文化、文学常识,都直接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些内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接收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功能,变抽象为形象,起化破解难点的作用。比如《琵琶行》中学到关于琵琶女弹奏技巧高超的段落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动画形式播放一段琵琶独奏曲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观察“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指法,感受“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琴声,对提到的“江州司马”就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检索古代的官职按理找到“江州司马”并阅读有关内内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挂图、投影片更便捷、更有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画文一体,促进写作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的一环,它是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如果单单从理论上讲述如何写作,而没有可参照的示范,要让学生在此项训练中有所成就是很难的。电教手段的介入,则增强了它的可感性和可仿性,使作文教学如虎添翼,它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在学生脑子里定格,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一篇较好的作文很快便可写成了。以《核舟记》一课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所说明事物的特点,由于缺少实物观察,学生可能不甚明了。若采用电教手段,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上这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核舟的图片,请同学们描绘说明核舟,再让大家阅读《核舟记》,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比较提高的机会,使同学们很轻松的认识到了自己说明中的缺陷。最后,我又给同学们展示了别的微雕作品,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观察。课堂气氛活跃无比,大家争着发言,最后的写作也是水到渠成。点评作文时,大家争着把自己的作文放在投影仪下。在愉悦的环境之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轻轻松松的得到了一个质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增强互动
课堂教学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及时反馈也是不忽略的。从信息论来看,一堂课其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感奋,并通过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外化为反馈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的传递才是完整的,有效的,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时间过紧,内容过多,反馈这一教学环节往往被略去。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需要的测试题放入课件之中,需要时只需用鼠标点击一下,作为测试的题目会出现在大屏幕上,通过对学生的测试,老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这样就能在快频率、立体交流的反馈信息网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尽可能大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言文教学,充分发挥电教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作用,突现电教媒体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组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越学越爱学。叶圣陶老先生说“一使乐其业”,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欲停不能,欲罢不忍的境界。变“苦学”为“乐学”,激活学生的大脑潜能,开发学生大脑的智力。带来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效果,达到学习文言文的最佳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勇华,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7年。
[2]姚连伟,谈多媒体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4年。
[3]朱凤梅,信息化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年。
一、运用信息技术音像结合,营造气氛
具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古典美的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还是培养我们语感的有效材料。因此,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最好能在较为宁静的气氛中进行。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就可在课堂中播放中国的古典音乐,能帮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因文言文的作品一般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写出的,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样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就不同,在选择播放曲目时便可以此为依据,挑选相应的曲子。如《赤壁之战》可以选用节奏激烈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再配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壮烈场景,营造出一种恢宏的战争气氛。《爱莲说》可选用曲调清新的古筝曲《清莲乐府》,配以杭州风景VCD中曲苑风荷的景致,让学生感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品质。通过音乐画面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上节课的思维中走出来,进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破解难点
文言作品中涉及到大量的文化、文学常识,都直接影响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些内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接收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功能,变抽象为形象,起化破解难点的作用。比如《琵琶行》中学到关于琵琶女弹奏技巧高超的段落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动画形式播放一段琵琶独奏曲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来观察“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指法,感受“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琴声,对提到的“江州司马”就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检索古代的官职按理找到“江州司马”并阅读有关内内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比传统的挂图、投影片更便捷、更有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画文一体,促进写作
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关键的一环,它是综合反映学生能力的一个环节。如果单单从理论上讲述如何写作,而没有可参照的示范,要让学生在此项训练中有所成就是很难的。电教手段的介入,则增强了它的可感性和可仿性,使作文教学如虎添翼,它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在学生脑子里定格,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一篇较好的作文很快便可写成了。以《核舟记》一课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所说明事物的特点,由于缺少实物观察,学生可能不甚明了。若采用电教手段,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上这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核舟的图片,请同学们描绘说明核舟,再让大家阅读《核舟记》,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比较提高的机会,使同学们很轻松的认识到了自己说明中的缺陷。最后,我又给同学们展示了别的微雕作品,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观察。课堂气氛活跃无比,大家争着发言,最后的写作也是水到渠成。点评作文时,大家争着把自己的作文放在投影仪下。在愉悦的环境之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轻轻松松的得到了一个质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增强互动
课堂教学中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及时反馈也是不忽略的。从信息论来看,一堂课其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感奋,并通过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外化为反馈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的传递才是完整的,有效的,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时间过紧,内容过多,反馈这一教学环节往往被略去。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需要的测试题放入课件之中,需要时只需用鼠标点击一下,作为测试的题目会出现在大屏幕上,通过对学生的测试,老师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这样就能在快频率、立体交流的反馈信息网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尽可能大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言文教学,充分发挥电教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作用,突现电教媒体和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组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越学越爱学。叶圣陶老先生说“一使乐其业”,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参与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欲停不能,欲罢不忍的境界。变“苦学”为“乐学”,激活学生的大脑潜能,开发学生大脑的智力。带来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效果,达到学习文言文的最佳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勇华,信息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7年。
[2]姚连伟,谈多媒体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4年。
[3]朱凤梅,信息化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