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语文素养”
【作者】 李 妮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排练儿童群舞《茉莉花》有感
寓教于乐,让孩子们享受舞蹈的快乐,是舞蹈教学中的关键。深入挖掘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找到其背后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场地以及教学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等原因,学生舞蹈课堂常规和习惯的养成尤其重要。有了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基础,还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形成有凝聚力的团队。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这四点恰恰是舞蹈有效性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舞蹈对于感情的抒发、美感的培养是十分有好处的,应该在孩童时代就教授给孩子们。
而在舞蹈学习中,学生逐渐懂得美感,逐渐懂得肢体语言的表达,这一切都与舞蹈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分不开的。教师自己明白了,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的心灵和技术进入到作品中?教师的语言建构至关重要。
在编排群舞《茉莉花》时,我绘声绘色地告诉孩子们茉莉花的形象是东方人含蓄、柔美的象征,而舞蹈的基本动作设计也是以古典舞的手位、脚位为基础,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我启发孩子们把自己想像成中国古代的女子,一招一式都透露出贤淑女子的气质。舞蹈演员犹如穿行于花间的精灵,嗅花、拈花、惜花、戏花、恋花……我创编的招式擅于发现孩子们生活中的舞蹈元素,编排时考虑她们体质特点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样让舞蹈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真正为她们带去快乐和愉悦,进而真正塑造具有美感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落实学生课堂常规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舞蹈课之所以难上,课堂常规组织是一大瓶颈。我在排练群舞《茉莉花》时,收获最大的就是课堂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尝试。
开班之初,我就为班级建立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超越自我,精彩亮相。我鼓励每一位孩子在学习中提升艺术素养,历练意志品质,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文化引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为了营造班级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我把重点队列队形编上号码,要求相邻的同学前后左右互相打招呼,争做学习上的对子。同学们互为镜子,每教完一组动作,小组同学之间进行结对练习,互相纠错,加深记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审美鉴赏落实在日常学习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光有目标还不行,措施落实很重要,学生思维的逐步深入与班级管理联系紧密。例如明确了班级考勤管理制度:不迟到早退,尽量不请病事假,缺了课自己找同学补课。我告诉孩子们遵守班规班级就是提升自我管理意识,保障自己的最大权利,例如:按时排练和按时放学。舞蹈队四十名队员,今天你迟到,明天我迟到,时间都耗费在等待中。如果不等,迟到的人漏学了动作,即便老师单独补课还得占用他自己写家庭作业的时间。因此,我要求所有学员平时在学习语数外时要比以往格外用心,超额完成各科学习任务。我们的口号是:同样的时间,做比别人多的事情。事实证明,所有参与舞蹈排练的孩子在排练期间不仅没有耽误学习,相反,学习状态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孩子们有了自主管理的意识,所以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孩子们明确了个人奋斗目标,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加上身边有一个守望互助的团队支撑,他们的自我管理的强大力量也凸显出来了。学生快乐起来了,教师轻松起来!而走心的舞蹈教学背后,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