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物理电子课本与“班班通”整合、优化的实践研究
【作者】
【机构】
【摘要】本文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的必要性,从教学的的主要环节上分析了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的优越性,从提高教学质量上强调了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的原则性,最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实例展示了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的最佳教学效益。【关键词】“班班通”;“电子课本”;“整合与优化”
【正文】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新媒体技术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它的发展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也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的确,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景并茂的优势,为学生思考、发现、探索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理想的操作平台。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中,新媒体技术更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我校两年前完成了班班通硬件的安装,可虽然各种电化教育器材设备、硬件、软件差不多都已经齐备,可是一些学校的老师的新媒体技术不够娴熟,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排斥新媒体技术,但是使用的频率很小。我们学校的“班班通”设备,大部分仅发挥了“黑板”的作用或者只作为课件的播放器使用。更不用说使用电子课本这个优势资源结合“班班通”进行交互式教学了。
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教学信息、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文化与学习心理的整合和融入。“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最高目标是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使得“班班通”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以及构建学习环境的工具。它将有效地改善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其目的和归属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会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较之其辅助功能应用在实施上难度较大。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比如,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学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有效整合与优化的方法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才能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谁都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班班通”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
发挥“班班通”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物理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巩固与延伸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物理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班班通”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确认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使得理解物理原理、物理规律更透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成绩有了更一步的提高。计划将此做法推广到各个学科和各个学校。
参考文献:
[1]《电子白板的使用指南》
[2]沪粤版《物理电子课本》
我校两年前完成了班班通硬件的安装,可虽然各种电化教育器材设备、硬件、软件差不多都已经齐备,可是一些学校的老师的新媒体技术不够娴熟,现在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排斥新媒体技术,但是使用的频率很小。我们学校的“班班通”设备,大部分仅发挥了“黑板”的作用或者只作为课件的播放器使用。更不用说使用电子课本这个优势资源结合“班班通”进行交互式教学了。
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强调的是教学信息、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文化与学习心理的整合和融入。“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最高目标是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使得“班班通”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以及构建学习环境的工具。它将有效地改善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其目的和归属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教师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会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较之其辅助功能应用在实施上难度较大。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比如,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学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有效整合与优化的方法必须在对整合的内涵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才能提出我们自己的有效整合乃至深层次整合的独特途径与方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谁都不可能提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科的的整合方法。但是不同学科要实现与“班班通”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而需要遵循共同的实施原则。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的老师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来。
发挥“班班通”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物理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巩固与延伸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物理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班班通”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确认电子课本与班班通的整合与优化使得理解物理原理、物理规律更透彻,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成绩有了更一步的提高。计划将此做法推广到各个学科和各个学校。
参考文献:
[1]《电子白板的使用指南》
[2]沪粤版《物理电子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