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有效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唐彩雯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小学校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源在于其功能强大。但要把功能化为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才能使之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发挥;作用
【正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广泛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其作用是巨大的,只有有效发挥其功能优势,就以带给我们语文课堂无限生机与活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策略是一种集趣味性、情景性、诱思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起到教学语言、教学结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创设教学情境,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谋体创设课文情境,做到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在教学映子的父母,执手而眠的美好画面时,为了能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适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朗读文字,更好的感受到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这样教学,文中的主题不仅跃然纸上,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我要学”欲望。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适宜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其探究的兴趣就会很快被激起,激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在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中从事学习和思考。有一次,我听同行上课,他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聚精会神。这才使我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被动。?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选择一些适当的时候,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赞美了荷花及大自然的美好。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感性认识不多,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的大屏呈现,让学生亲眼荷花的美,便能收到良好的激趣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知识难点
  多媒体使用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小的船》一课是一年级课文,学生在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一比喻句时,一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就很形象了。先在屏幕上显示在蓝蓝的夜空有一轮弯弯的月牙,然后在屏幕左侧又出现一只小船,小船缓缓移动与月儿重合,这一生动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直观,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这一句话。这一方法,就是运用了多媒体化抽象为直观的这一强大功能,针对小学学生,他们年龄小、知识面不广,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直现形象中感悟知识,理解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课文中的许多事物,由于年代久远,时空限制等,使得学生学习课文时,很难把握住作品的意境。利用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例如,《詹天佑》一文在教学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为学生准备了详实的关于詹天佑的身世及工作情况,当时旧中国的内忧外患等资料,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且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使学生从心底深刻地感悟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这过程中,学生还遇到了书本上没有的资料,见识了教材上难以承载的内容,既拓展了见识,丰富了视野,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需要“旁征博引”。
  五、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操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示道理,拓展知识。同时,教师还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操作时的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从而赢得教学时间,使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新知识巩固为扎实,为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课业负担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参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参考文献:
  [1]刘丽,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网友世界,2014年。
  [2]周良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J].吉林教育,2014年。
  [3]朱艳,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