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

【作者】 黄玉涵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七年级的学生刚升上初中,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充满好奇。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及时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的话,他们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最终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引领学习走上初中语文学习之路的第一步。
  一、了解语文,方能走进语文
  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里学了六年语文,可对语文这个学科缺乏了解。因此,在开学之初,我并不急于直接打开课本就讲课。而是先花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语文有个整体的了解,让他们意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并且我特别强调的是一些常规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阅读、写周记、做摘抄等。
  二、丰富语文,才能爱上语文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觉得我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那就是我很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学生却以学语文为苦,他们少有热爱语文的。于是课堂上往往有种知音难觅的感觉。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有了更多的把握之后,我发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语文课堂呈现的形式太单一了,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不是积累字词句就是分析手法和思想感情,把美丽的语文剥离得支离破碎,而考试的唯一就更让学生对语文望而却步了。
  对此,我不断的进行尝试,希望让课堂丰富起来,让语文丰满起来。比如每节课,我组织了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到讲台来展现自我,分享知识。每周抽一节课时间,静心阅读。让学生动手做手抄报、读书卡,并对表现优秀者进行表扬,把优秀作品贴出来供全班学习欣赏。除此外,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和学生体验结合起来,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语文就在生活中。渐渐地,发自内心接受语文的同学越来越多。
  三、养成习惯,才可打牢根基
  这学期的学生从各个小学来,经历了小学六年,学习的习惯是千差万别。但是,就语文一科而言,基本没有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习惯,成了阻碍学生们学习进步的最大阻力。因此,我从一开始就重视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养成早读的习惯。七年级学生自觉性较差,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会早读。为此,我安排课代表监督并领读,与此同时,我坚持早读下班,及时了解早读的情况。
  其次,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我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都要先预习,从课文内容到课下注释,到课后题,都要预习到位,要把握自己不了解的地方。
  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听课和记笔记的习惯,要把握重点去听取记。课后及时检查学生做听课及做笔记的情况。
  第四,要坚持课后复习,及时做练习巩固知识。课后复习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安排时间完成。课后练习主要是结合与课本配套的《同步练习册》去完成,并及时评讲,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大家都没有把握到的知识点要及时提醒加强。
  第五,重视背诵默写。
  第六,每周坚持写周记作摘抄。这个学期我让学生做了17次周记和摘抄,并坚持查阅批改。大部分学生比较认真,通过周记和摘抄,学生的积累和视野都丰富起来。
  四、坚持不懈,方会迎来亮光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不稳定,玩心重,所以习惯的养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虽然也曾为学生进步慢而焦躁苦恼过,但在了解学生的特点之后,我明白到,对于行为习惯都较为差的孩子,除了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没有别的捷径。
  陪伴七年级的孩子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耐心的等待,就像等待一颗种子发芽,就像等待一株小苗长高,就像等待一朵花开,就像等待一颗果实成熟。无论前路多漫长,唯有坚持不懈,放会迎来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