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 晶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学到计算机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运用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提高孩子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还是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良性认识计算机,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和配合学习的工具,为融入信息社会奠定一定地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有几点个人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兴趣导入,引导学生想去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但这种喜欢往往停留在用计算机看动画、玩游戏,而对Windows的基本知识以及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生看动画、玩游戏的兴趣,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可以主动地自我学习。
  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让学生玩游戏来激发他们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把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游戏中,让学习有兴趣进行学习,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比如在指法学习中,如果在教学起始就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的要点知识,学生大多都提不起兴趣,不愿学习,更不用说刻苦练习了。在给学生上课时先从游戏入手,借助《金山打字通》“激流勇进”让学生分组或与老师进行比赛,调动起学生练习指法的兴趣。这样,老师再讲解指法,学生听得就会很认真、很投入,学得也有劲头,再经过练习,学生的指法就可以实现明显提升。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通过动画、影像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比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就采用实例导入。首先,利用在计算机给学生播放一些制作好的精彩纷呈的作品,有色彩鲜艳的卡片、内容丰富的画报。“真美!”“如何能够做出这么好看的卡片、画报?”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这时,将制作软件、制作方法讲解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导入,构建了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动起来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解放理论”,即:“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仅仅是“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如此循环往复,那么学生的学习属于被动接受,就会产生倦怠性,往往出现下半堂课的效果明显不如上半堂课。所以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多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去探索,允许他们犯错误,在纠正错误中获取知识。
  比如在Word软件图形叠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增强对“层”的认识,先演示几幅内容相同而叠放层次不同的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试着自己制作,有的学生想到了复制,先画一幅,接着一幅幅复制,但是图形拖来拖去,始终达不到目的;有的学生是一幅一幅画出来的,但图形内容明显存在差异。在总结评价时,请几名学生集中进行演示,纠正错误,教师参与与全班共同探讨好的制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掌握后再进一步让学生探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此通过探索—纠错—指导—再探索的过程,总结出不同的方法。这样,即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也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同学们归纳、总结,把同学们还不能完全理清的知识条理化。
  三、支持创新,发展学生个性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天的小学生就是日后国家的未来,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计算机的运用可以做到创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PowerPoint”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忌要求统一,在评价时也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比如,在《画多边形》教学中,先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思考并小组合作画出“多角形”。这样,没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可以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其中三角形中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不断操作中获得多边形的画法,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指导、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可谓博大精深、浩瀚无边。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虽然只是基础,但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潜力却是不断激发和提升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他们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也是一种很有学习意义的学科。这一课程容量大,任务多,但是我们的学生只是学的粗浅知识和简单的运用,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趣。只要我们注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在学习和操作中获得智力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