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创新开展

【作者】 罗雪琴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嘉陵小学校

【摘要】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不高而导致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不牢或者停滞不前。而化学这门学科就可以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化学演示实验,来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材实验;改进案例
【正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性质、概念的理解以及结论的得出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实验有这样几种,一是演示实验,二是分组实验,三是趣味小实验。无论哪种实验的开展,都需要我们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乐于探究才是硬道理。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以演示实验为平台的方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事实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实验示范,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实验教材处理,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过程以及完善实验理论。对于教材中的实验,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教材要求去落实,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只要是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我们都可灵活处理,创新开展。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体会。
  一、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
  传统演示实验课的教学,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对着学生讲解、演示、提问、回答、作业、考试:二是带学生到实验室按照教师、或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写出实验报畀。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为这些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而狭窄,能力不足,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祌,也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实验这样动手性强的学习,有人说出这样的看法,听千遍,不如看一遍。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的教学方法,但怎样发挥演示实验的最大效能是教师酋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多年来的总结,我发现由学生代替教师演示,既能解决了现象观察不淸楚的问题,更能解决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改统一分组实验为小组自行决定实验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倡导合作式,实验中,合作更利于学生共同探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知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实验是感知的充分体现,但要使它真正变为理性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加工、分析、整理,才能真正得以巩固提高,学以致用:中学生好奇、好动,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实验,既可以培养操作技能,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实践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于分组实验,其实践的具体方法,我们可允许他们自主决定(危险的除外)。这样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去分析这些现象和结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精神。这正是我们创新开展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改按部就班实验为创新处理
  实验的重要特征就是探究,任何一个实验都没有绝对的操作程式,方法只能是更好,没有最好。因此,我们创新开展实验教学,而实际上就是对现有实验教学进行优化,让我们得出的实验效果更明显,更利于学生操作、观察,得出更真实的效果等等。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我们创新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些实践。
  案例一:对于课本P60关于中和反应的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改进。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见下图10-13











  改进后的实验见下图:









  教材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 简化实验:省去了用玻璃棒搅拌,改进后直接边滴盐酸边振荡锥形瓶即可,让实验操作更方便;
  (2) 规范实验操作:课本中滴加稀盐酸时把滴管伸入烧杯中了,改进后实验滴管在锥形瓶上方1-2cm处滴加;
  案例二:对于课本P107实验6-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改进后实验:用3支底部坏了的相同大小的试管,稍经打磨后,用橡胶塞塞紧试管的一端,分别在试管上标1、2、3(如图1)。再在3支试管中倒入同样多的滴有红墨水的水(如图2),然后向1号试管中加0.5g活性炭粉,向2号试管中加0.5g木炭粉(如图3)。再用相同大小的3团脱脂棉用玻璃棒分别分别将其推到3支试管底部(如图4),观察现象。


















  教材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 变废为宝:将平时实验操作中坏了底部的试管回收利用;
  (2) 作对比实验:不仅得出木炭和活性炭的都有吸附性,而且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更好。
  (3) 节约药品:用试管所需药品的量小,但同样可以达到想要的实验效果。
  (4) 妙用脱脂棉:可以将活性炭和木炭粉往下赶,从而使现象更明显。
  总之,任何华丽的语言、任何精美的图片都不及一个实验来得更具有说服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实践,任何化学实验都可以变成我们教书育人的有效平台。在全面开展新课改,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化学教学要充分担当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孙仁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改进[J].新课程学习,2013年。
  [2]沈立梅,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
  [3]陆雨,浅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