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光淑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枣山镇小学校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担当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很多责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目的就是通过提高教学有效性,尽可能更好地达成阅读育人的效果【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媒体;运用
【正文】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宛如一股春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农村教育,表现出了独具特色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其中的辅助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当讲到海底鱼的种类多、数量多这部分时,我们就可充分展示课件,让学生形象感知多姿多彩的鱼儿。顿时,学生们个个都惊奇地瞪大眼睛,尽情地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有的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似乎已置身于海底尽情享受。此时让学生讨论:“你在海底看到了哪些鱼?”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我又问:“海底确实有那么多鱼,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鱼的种类之多的。这样,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在愉悦的氛围中,生动形象地感悟了语言文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二、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现行教材审美性强。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认识、情感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形象画面,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进入课文内容描写的境界中。如《火烧云》一课,由于大多数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火烧云。我在课上就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我先通过动画演示文中火烧云的几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进而不得不佩服作者观察仔细、描绘细腻,这也难怪有学生主动提笔来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自然段的写作方法练习说话。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三、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语文课改有个崭新的理念,即“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具体提到“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是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既能大幅度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启迪学生思维创新
由于年龄小,小学生认知少,因而在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课改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大量地去搞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到的信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加以适当点拨。这样通过合作与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知道了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而且对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也知之甚多。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绝招。每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作用巨大,而且,随着我们对其开发力度的加大,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功能服务我们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培养。但在运用中,我们也要注意,其也有不利于教的方面,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与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刘俊菲,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2015年。
[2]郑玉青,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新课程,2014年。
[3]郭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
一、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当讲到海底鱼的种类多、数量多这部分时,我们就可充分展示课件,让学生形象感知多姿多彩的鱼儿。顿时,学生们个个都惊奇地瞪大眼睛,尽情地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有的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似乎已置身于海底尽情享受。此时让学生讨论:“你在海底看到了哪些鱼?”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我又问:“海底确实有那么多鱼,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鱼的种类之多的。这样,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在愉悦的氛围中,生动形象地感悟了语言文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二、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现行教材审美性强。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认识、情感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形象画面,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进入课文内容描写的境界中。如《火烧云》一课,由于大多数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火烧云。我在课上就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我先通过动画演示文中火烧云的几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进而不得不佩服作者观察仔细、描绘细腻,这也难怪有学生主动提笔来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又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自然段的写作方法练习说话。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三、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语文课改有个崭新的理念,即“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具体提到“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是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既能大幅度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启迪学生思维创新
由于年龄小,小学生认知少,因而在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课改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大量地去搞社会实践活动,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到的信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加以适当点拨。这样通过合作与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知道了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而且对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也知之甚多。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绝招。每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作用巨大,而且,随着我们对其开发力度的加大,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功能服务我们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培养。但在运用中,我们也要注意,其也有不利于教的方面,这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与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刘俊菲,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2015年。
[2]郑玉青,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新课程,2014年。
[3]郭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