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龙冬梅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万隆镇小学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使其科学地整合于数学教学中,能为数学教学服好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有效整合
【正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随着“三通两平台”的推广而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多年实践告诉我们,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能使抽象的教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多媒体与其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整合于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才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西谚曾云:“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严肃的纪律或训斥的方式把学生“拴”在教室里,你却无法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人在朝营心在汉”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教学的关键就是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否则,教师只是拥有一腔无用的热情。而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来诱导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在自我内驱下产生学习动力,成为“我要学”主体。
  二、运用多媒体整合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快速突破重难点
  数学是抽象性,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带来了难度。如果没有兴趣支撑,学生是很难长久的愿意学的。多年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愿学、善学基础上,才能逐步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品尝到“乐”的甘甜,则取决于学生学的过程中是否学懂、学会、会学。而能否学懂、学会、会学、则取决于教师如何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能活化内容情境,变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这样就加快了难点突破的效率,增强了学生成功体验感。
  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长方形和正方形边有哪些特征?角又有哪些特征?这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探索找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再应用多媒体它得天独厚的动态演示画面使学生形象、准确地理解“对边相等、四条边都相等的特点。”而“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点,就可启发学生自行研讨实践而获得。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难点可能造成的学习负担在不知不觉中就化解了。多媒体的配合不但可以使学生耳听公历的来历,而且能眼见数字的变化,增强了感觉上的刺激,眼、耳、口、手、脑并用,加强了记忆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整合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如何把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多媒体以丰富的模拟、动画和图形功能描绘出事物的运动形式、空间位移和形状的变化,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实际,有得于启发学生思维。对于“相遇问题”,过去的教学方法是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本来是运动的,却以静态的图出现在黑板上。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通过直观呈现,让学生相遇问题中的几个难点知识,“同时”、“相向”、“经过时间”等重难点概念快速突破。这样就有利于思考,轻松理解、接受相关概念。如果我们再把这个制作成动画,学生就能一看就明了其中的意义,更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运用多媒体整合于数学教学,有利于运用反馈评价功能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实践证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比不了解积极性要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他们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驱力。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参考文献:
  [1]车宝平,小学数学教学和多媒体有效整合初探[J].学周刊,2017年。
  [2]孙正刚,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J].小学时代,2010年。
  [3]蒋诚鹏,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