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李四清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堪嘉镇初级中学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支撑。思想品德课与其整合,不仅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挥主体作用,还能催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道德践行能力有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有效
【正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技术是融信息技术知识、学科知识以及教学法知识为一体的多能力集合,集成在多媒体中,就具有了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疑难,就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吸收道德知识,主动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从而能动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其整合的有效性问题。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最好的老师,自然就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对激发他们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我要学”欲望起到了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男孩衣服着火后飞奔的场景,接着设问:“请你们想办法解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在这一情境感染下,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灭火的方法,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则增强学生末知欲,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思想品德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落实这一主体理念,我们就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时,我们平时习惯于粉笔、黑板加幻灯、录音机的常规模式,但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后,发现运用这种手段施教,确实灵活多了。只要课前我们精心预设,在课堂上运用时,就非常简单方便,只要你指挥“鼠标”,便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学生。老师少讲甚至不讲,而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安排的情境中,全神贯注进入角色。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中,老师设计了“知识老人”动画形象,以“知识老人”为主线,将课后辨析题以讨论、拖答案、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做配角,让学生与“知识老人”表演、对话。由于运用极富童趣的表现手段,学生愿意学、乐意学,思想集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也完全进入了角色,跟学生、屏幕人物的感情融为一体,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明显得以提高。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理解
  我们知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集成功能,能将新知识通过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载体显示出来,方便老师课堂调用,这样教学,既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计算机提供的生动的、形象的画面的演示,达到形象化、具体化目的,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现象,;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在拓宽了知识面,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又得使思想品德教学落到实处,发展了学生道德认知,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如《保护环境》教学,通过计算机演示,恶劣的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滔滔的洪水冲毁粮田,冲垮房屋;沙尘暴侵袭,天变颜色,满街黄沙,人们在沙暴中艰难的行走、严重的雾霾,让人看不清,这些实情实景,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环保活动中去。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营造道德感染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集音画声于一体,既操作简单灵活,又直观形象,创设出逼真动静结合、图文声像音影并茂的教学情境,它能有效揭示教材的内涵,让学生置于身临其境的情景中,学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样的情景,既真实又最具有感染力,往往能将传知、冶情、明理、能一气呵成,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这课时,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国歌》画面来激发学生情感,在这雄壮声音中,镜头突然一法拉尼奥,播放《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让学生知史,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录像,揭示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不但能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发展想象力,同时也掌握现代化学习手段,发展信息素养,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适时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以其优美的音乐,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这样就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学生道德品质,提升道德践行能力。
  参考文献:
  [1]时秀英,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J].读写算,2014年。
  [2]鲁晓茹,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2年。
  [3]吴慧珊,让学生爱上政治课——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整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