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引导学生趣中识字

【作者】 覃 蓉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红军小学

【摘要】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
【正文】汉字作为一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影、文之爾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又是一种神奇的意象符号,它不但能开启人的智慧,还能调理人的心情、养生、治病消灾,汉字具有灵性的戚力,针对汉字这一系列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趣中识字。
  一、精心设计导语,兴趣识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并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第一次上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好,你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学生会很乐意地说:“我是……”这样,利用老师和学生见面谈话的第一时间,我就相机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识:同学、你们、老师、名字、我等字样。
  二、引导学生思维,兴趣识字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验证持久集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设计教法,通过诱导学生参与操作试验、交流、猜想、验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中和利用好奇心,让学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向未知领域进行愉快地探索。
  每堂课开始的时侯,我们可以结合学过的基本生字或前一课学习的生字,经常让学生看卡片认读。当堂学完以后,我就采用去掉拼音和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认读刚刚学过的生字。如在教学独体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笔画、结构,再指导学生用加、减、改笔画等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我在黑板上先写一个“日”,再拿出一个小棒问“日”加一竖是什么字呢?快摆一摆试试吧!这样安排,激活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一下子活跃起来,连平时识字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在积极想办法,动手拼摆。同学们一会儿皱眉头,一会儿动手摆试,一会儿嬉笑,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一会儿又低声讨论着什么。不久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田”,有的说“目”,还有的说:“甲”、“由”。然后我就趁热打铁提出:“田”字改一笔又是什么字?谁说得好就奖励他。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同学们认识了“田、目、甲、由、申”。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识字劲头更足了,同时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不仅孩子们喜欢,也能增强识记的效果。
  三、提供展示舞台,兴趣识字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可以使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看”时,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抬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有“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学习“鸡、鸭、猫、狗”等动物时,让学生戴上动物的头饰演一演,让学生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表演出来。这样识字教学既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加深了学生对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学习“笔”时,可以出示一支笔,让学生观察毛笔上面的笔杆是竹子做的,下面笔尖是动物毛做成的,因此,笔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学习“灭”字,可以用一块玻璃把燃烧的火盖住,火即灭,这样学生很快便记住了“灭”字。
  四、享受成功欢乐,兴趣识字
  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教师,才能不断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以不断鼓起学生发奋进取的风帆,享受成功的欢乐。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编谜语分为编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做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编物谜可以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雪”字时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六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有时会久久不忘。
  五、创设快乐课堂,兴趣识字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可以借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天南地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6》时,我设计了一个旅游的大情境,在愉快的游行中分成五个环节:⑴买票:自读生字。⑵浏览景点:认识景物名称(海鸥、沙滩、军舰、秧苗、稻田、鱼塘、果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⑶扫除拦路虎:认识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果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等数量词。⑷夺旗比赛:认读生字,再组词造句。⑸赠送纪念品:巩固数量词。整节课,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中,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学得津津有味。
  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侯建省,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
  [2]田晓梅,让学生在趣味中识字[J].语文学刊,2013年。
  [3]刘静,主动学习 快乐识字──浅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J].读与写,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