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改进教法,让低年级识字教学更高效

【作者】 牟小红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龙杨小学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汉字特点和构字规律,探索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其自主识字能力,及时巩固识字成果,就能让低年级识字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改进;高效
【正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教学工作。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改进识字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学生就能学得活、记得牢,牢固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就会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遵循汉字特点和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1、象形字的教学。应抓住其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实物、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如教学“伞”字就应引导学生把它与伞的形状联系起来,并画一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2、会意字的教学。要注意字形结构及其意义,因为会意字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比如“牧”字,应引导学生弄清左右两个部分的意思,最好能画出其形态让学生观察、联想,感悟到它表示的是一个人手拿木棒或鞭子在驱赶牲口,就是放牧。
  3、形声字的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要引导学生对汉字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这样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归属。如“亻、氵、口、扌、艹”等,可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些基本偏旁部首的形体演变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道其基本意思,以后凡看见带这些偏旁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不仅知道某个字怎样写,且懂得为什么这样写,加深理解和记忆,经久不忘。
  当然,对低年级学生暂时还不能讲象形、会意、形声等文字学概念,但汉字的组构形式和规律可以告诉他们,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联想,渐渐感悟构字原理和规律,有助于形成独立识字能力。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讲故事。如学习“兔”字时学生很容易把“丶”忘了,编个小故事就可以避免了:“……那一点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没有短尾巴就不可爱了,千万别忘了!”用这种办法识字,不仅记忆效果好,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进行表演和演示。比如:双手并拢,张开双腿站立就是“人”;双手平举,双脚交叉就是“女”;四肢张开就是“大”;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就是“看”等等。这样直观的表演和演示,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识字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兴趣,容易记,记得牢。
  3、编儿歌和顺口溜。低年级孩子非常喜欢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儿歌,引导他们把一些字编成儿歌或顺口溜,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识字的愿望,有利于巩固识字效果。如“左、右”的字形区别:小朋友,靠右走,右字下面是个“口”;小朋友,要记清,左字下边是个“工”。
  4、猜字谜。字谜的趣味无穷,不仅能活跃气氛,激发识字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是一种有效的记忆字形的方法。比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卡”:上下不分家。
  5、做“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等文字游戏。根据字的组构特点,引导学生做一些文字游戏,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使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识字效果。比如,“加一加”:禾+子=(季);“减一减”:故-(攵)=(古);“换一换”:睛-(目)+(氵)=(清)。
  6、开展识字比赛。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运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识字,如生字组词、用词说话的比赛。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识字愿望,又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当然,任何一种识字方法都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字的教学,教师要针对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
  三、识、用结合,加强识字与生活的联系,拓展识字途径
  让识字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拓展识字途径,而且对于字词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找到刚学的字——留心同学、朋友、亲人的姓名;观察商店的招牌、广告、物品包装;看书报、电视字幕等,即时即景地再认识,学以致用,既巩固了生字,还能激发学生探索识字方法、自主认学新字的潜能。实践也证明,在生活中识字、用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四、遵循记忆与遗忘规律,及时巩固识字成果。
  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就很熟悉了。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针对“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课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和巩固尤为重要。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能力,在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时间,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次出现,采取认、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及时加以巩固。
  五、加强写字教学,强化识字成果。
  “认”是先决条件,是基础;“写”是必要过程,是“认”的延续与发展。“认”与“写”有机紧密地结合,符合认知的心理过程,是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识字教学的必由之路。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板书示范,然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再作纠正和指导。一定要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通过写字训练,学生也可以受到汉字之美的熏陶感染,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养成书写工整、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等良好习惯,有益于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游泽生,遵循汉字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例谈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教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