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浅谈

【作者】 雷健群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谊镇新政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情感发展的扼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尝试改变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讲授与知识灌输的传统,试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情感价值观
【正文】上世纪80年代后期,“唯智性教育”的弊端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反思,对情感教育的研究拉开了帷幕。1990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罗维率先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阐述了情感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严厉批判传统教育体系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忽视,开创了情感教育的先河。此后,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对情感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加以诠释,进一步推动当代西方情感教育的兴起。
 在我国,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全被忽略,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小蔓的《情感德育论》开创了中国情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该书主要研究了青少年道德情感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参与到情感教育的研究中,中国式的情感教育模式才逐渐形成。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录音、录像、幻灯、插图、环境布置等手段为学生创造特定的环境,渲染特定的气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实物演示、角色扮演或课本剧表演、现场参与、小品表演、语言描述等均不失为营造体验情境的良好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二、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素材当中,大多数的教材内容还都比较死板,都是一些古诗词和一些近代的文章,其实在这些近代散文和古诗词内部也都蕴涵着一定的文化故事和背景,首先应该优化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效素材的运用,提升更多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背景的教材进来,比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其中就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情感教学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这些文化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具有丰富情感素材较为缺少,不能为小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情感教学素材,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能够在现有的教材中挖掘出良好的情感教学素材,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不足。
  三、小故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轻启情感按钮。
   学生对于语文课的感情,对于教材中文章的情感并非平白无故就生发出来的。老师的引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议论文之类的文章较为枯燥,但是小小的故事却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如我在教学《多一些宽容》时这样导入:“弥勒佛,那招牌式的笑容加上藏也藏不住的大肚子,人称‘大肚佛’,话说他的大肚子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位高高在上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一次与大臣下棋时,大臣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她立马勃然大怒:‘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可怜的大臣就这样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这么狭隘的胸襟,怎不遭人唾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总免不了磕磕碰碰,那么我们是想做个有宽容之心的弥勒佛,还是睚眦必报的‘老佛爷’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学生听得饶有兴致,情感已被启动,上课自然轻松快乐。
  四、找准感情共鸣,激发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本就不多,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引起小学生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文中不乏这样的文章.例如:对于鼾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触,有的厌恶有的心烦,但极少数小学生能从其中体味深情.那么在讲《爸爸的鼾声》一文时,就要充分挖掘课文中作者从生活细节对父亲的爱给小学生们全新的亲情的体验.由此调动小学生们积极性,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能力也写一篇有关对父亲母亲的独特记忆,相信有了情感每个小学生的作文将不再是空洞无奇.
  五、深化情感教学内涵,改善小学语文课教学品质
  人类的情感丰富多样,多姿多彩,情感也是人们行事的重 要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的驱动。在小学语 文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深化情感教学的内涵,从而改善小学 语文课的教学品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情感 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从 而将对小学语文课的态度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小学 语文课堂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教学发挥到淋漓尽致,一堂好的小 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了教授的内容,而且还受到学 生情绪的影响,以及教师情绪的感染。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能够深化情感教学的内涵,即不仅将情感教学当做一种教学任 务,而应当将情感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才能 把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调动起来,这样的话,小学语文课的预期 教学效果才能实现。如果在实施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过多 的把教学的精力放在小学语文内容的教授上,则会忽略小学语 文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也会导致小学语文课课堂的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将小学语文课教材中的深奥、抽 象的文字转化成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影像等,从而对学生的视 觉、触觉、听觉等形成冲击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可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语文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对相关 内容的记忆力,而且让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
  总之,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能走进学生的心中,要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研究教材,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