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运用在物理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作者】 王 芝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要科学运用多媒体于物理教学中,我们最好从现存问题中走出来,创新策略,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课堂,多媒体与教师、学生的关系,特别是要能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运用;问题;对策
【正文】随着“全面改薄”项目的大力推进,很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配备上“班班通”,让学校教育活动走上了信息化教学之路。最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成为了学科教学的有效手段。初中物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与多媒体结缘整合就是首当其冲之事。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手段教学,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创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不是每次的运用,都能换来高效课堂,实际上也出现了的一些问题,导致有效性打了折扣。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实践,谈谈多媒体与初中物理整合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以及整改策略。
一、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偏重多媒体技术,轻视物理实验教学。有些教师不考虑使用多媒体的必要性,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替代完全可以有条件进行的实物实验,使实验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比热容”这节课时,运用多媒体所设计的课件十分完美,但在“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时用设计的果件,让学生看着电脑几下就解决了问题。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学品质的养成,从而丧失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只有把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二)过分追求直观形象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如果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直观,过分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长期如此,就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味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和单向性,影响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周密性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不能只追求教学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而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然后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买,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也得到了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舍不得割爱它们,进而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介绍参照物的概念时,教师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动画场景,学生也很感兴趣,但我们却发现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观赏动画上,似有喧宾夺主的意味,为参照物的有关教学没有多大帮助,这样的辅助或许还是不要好。我认为我们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般的原则应该是: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多媒体形式就能表现得十分清楚的内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片断。否则,效果虽然提高了一些,但投入过大,就显得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应有目的的、有计划地用好。
二、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取得高效的实践策略
(一)多媒体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正确认识多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科学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期作用的前提。如果一味追求用的多、时间长,必然会导致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只要越过“辅助”地位便就取代了教师作用、否定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了“阻碍”。特别是个别教师过分讲究“花哨”,把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便集中起来,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其实,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都是课堂不可缺的重要信息,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
(二)要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否则就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实践中,我们把多媒体常用在化抽象为直观,变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时,或把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如在“大气压强”这节课中,托里拆利演示实验中水银是有毒的,我们不宜实验操作,就可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又如,在微观层面,如我们在讲授“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时,由于运动缓慢,不宜观察,我们也可运用多媒体,来帮助者我们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不可替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课堂是师生的互动对话,多媒体的参与不可替代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也不能替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是放映员,要果敢地担当起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要担当起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出主体作用。至于教材和多媒体,都是教与学的凭借,都是师生对话的“话资”,都是协助交流的手段,我们要正确处理这四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河勇,运用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新课程,2014年。
[2]张冬梅,多媒体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冷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
一、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偏重多媒体技术,轻视物理实验教学。有些教师不考虑使用多媒体的必要性,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来替代完全可以有条件进行的实物实验,使实验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比热容”这节课时,运用多媒体所设计的课件十分完美,但在“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时用设计的果件,让学生看着电脑几下就解决了问题。笔者认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学品质的养成,从而丧失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只有把物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二)过分追求直观形象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顺利进行物理思维活动。但如果教学过程处理得过分直观,过分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长期如此,就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味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迁就、妥协,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和单向性,影响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周密性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教师不能只追求教学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而丧失对其思维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我们知道,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必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景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然后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买,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也得到了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舍不得割爱它们,进而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介绍参照物的概念时,教师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动画场景,学生也很感兴趣,但我们却发现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观赏动画上,似有喧宾夺主的意味,为参照物的有关教学没有多大帮助,这样的辅助或许还是不要好。我认为我们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般的原则应该是: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多媒体形式就能表现得十分清楚的内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片断。否则,效果虽然提高了一些,但投入过大,就显得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应有目的的、有计划地用好。
二、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教学取得高效的实践策略
(一)多媒体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正确认识多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科学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期作用的前提。如果一味追求用的多、时间长,必然会导致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只要越过“辅助”地位便就取代了教师作用、否定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了“阻碍”。特别是个别教师过分讲究“花哨”,把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便集中起来,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教学有效性。其实,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都是课堂不可缺的重要信息,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积极作用。
(二)要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必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否则就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实践中,我们把多媒体常用在化抽象为直观,变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时,或把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如在“大气压强”这节课中,托里拆利演示实验中水银是有毒的,我们不宜实验操作,就可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又如,在微观层面,如我们在讲授“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时,由于运动缓慢,不宜观察,我们也可运用多媒体,来帮助者我们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不可替代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课堂是师生的互动对话,多媒体的参与不可替代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也不能替代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是放映员,要果敢地担当起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要担当起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出主体作用。至于教材和多媒体,都是教与学的凭借,都是师生对话的“话资”,都是协助交流的手段,我们要正确处理这四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河勇,运用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新课程,2014年。
[2]张冬梅,多媒体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冷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