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善秀

【机构】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初级中学

【摘要】伴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高度融合和不断优化,创新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原本抽象、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增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相长,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讲解;视频;教学质量
【正文】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增加我们生活趣味和节奏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抽象和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和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初中历史课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人文学科,具有知识、人文和趣味性。受应试教育影响,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和口语课堂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程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很难将零碎的知识片段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历史阶段特征时,要从人文、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抽象的理解,加上历史课程内容具有不可重现性与复杂性,初中生的生活阅历少,单纯依靠老师课堂讲解上的文字叙述很难给学生呈现出历史原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将历史事件模拟呈现,帮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增加理解,同时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备课。初中历史知识内容体系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师课堂教学讲解时,依靠单纯的板书和口语教学很难将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表述清楚,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备课可突破约束通过网络结构图,简洁明了的传授给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架构,对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将课本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对自己讲的内容产生兴趣是很重要的,那么除了新颖和幽默的开场白以外,简单精彩的历史故事也是必须的。加上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可以引人入胜,激发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的欲望。制作精美的视频和音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历史所要传递出来的真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谓是作用极大。
  2.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再现历史的真实一面,帮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委、经过和结局。较传统课本宣教,提高效率还可强化记忆,提高了教学效率。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化静为动,活化教学,突破难点,简化知识。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背景复杂,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众多,这些原因还都是抽象、难懂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灵活应用可以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提升作用。灵活应用图片、音频和视频可以将复杂内容简化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避免因老师讲解和叙述的不到位而造成的困惑。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得当,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当成与学生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桥梁,不能忽略彼此间联系孤立存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须与传统的、常规的历史教学密切结合,配合使用,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或质量,而忽视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更不能使两者脱节或互相排斥。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法、集体或个别提问学生、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划教科书文本等传统方法。此外,教师要注意发挥身体语言的应有作用,如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配合课文内容的手势,更可以摆脱麦克风的限制,直接走到学生中间边走边讲,用眼光与学生接触,就好像与学生在平时聊天一样,给学生以亲切感,以提高和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易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另外,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切忌过分追求形式盲目地将多媒体技术死搬硬套到课堂教学中。如在讲解《开元盛世》时,不应单纯将互联网上的课件和资源,未经修改就拿来使用,导致实际课堂教学中感觉内容跟不上,有些材料多余,老师和学生的思路都受到了牵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不了应用的效果。只有结合课本内容来备课,制作演示文稿,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现代教学的创新发展,给原本枯燥、抽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元素,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们应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密切配合,从而有效突破时间、空间和抽象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真正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互动环境,打造高效、愉悦、幸福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2.06
  [2]黄康权.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新课程学习,2009.04
  [3]王磊.初中历史的故事教学法探讨.《新课程(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