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巧用“班班通”设备开展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张 琴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小学校

【摘要】“班班通”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推广运用,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以它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小学英语;班班通;激活;挖掘素材;创新评价
【正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班班通”已开始在我们农村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快速推进,“全面改薄”成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平台。“班班通”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优化课教学,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巧用“班班通”激活导入环节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课一开始逐渐转移到新课学习中来大约需要五分钟,五分钟后在教师的激励下逐渐进入最佳状态。20分钟后,兴奋状态逐渐转为抑制状态,思维活动的水平逐渐降低:学生每节课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只凭老师讲解,学生就会感到乏味,运用“班班通”教学的直观性,就可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困惑。
  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英语儿歌等,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班通”,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片段来设计导入环节,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班班通”激活呈现环节
  利用“班班通”组织教学,能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语调信息更为一致,更加标准化,使学生更好的接触纯正的语音。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班班通”,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如在教学rabbit、bird、frog、lion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上述四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动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单词,并记住了它们的音、形、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用“班班通”激活练习环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新活动的素材,把握时机,利用“班班通”给学生提供练习活动时间,如给故事配音、想象故事结尾、猜谜语、唱歌、游戏活动等。
  (一)谜语。网络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可挑选一些简单的,适合小学生水平的,在课堂中以一种即兴,随机的方式出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次一两个即可。可以活跃气氛,休息片刻。
  (二)句型游戏。让一个学生单独操练句型的方法。如利用“班班通”问一名学生:“What’S the time?”学生回答后再以同样的问题问旁边的同学,可以纵排,横排,斜排依次传下去,也可以随意点人回答。这样反复操练不同的句型,既可使所有的学生都集中注意力,熟悉所学句型的用法,又可以听出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情况。
  (三)要求学生跟读。跟读是英语教学的常用方式,教学时,我们教师不应该再是简单的讲述对话内容,还应该利用“班班通”播放录音、歌曲、动画等,放手让学生去跟读,其思考录音、动画中的问题,使学生善于思考,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促使在模仿英语中进而利用英语对话,提高英语水平。
  四、巧用“班班通”激活评价环节
  在课件设计的练习中,充分运用“班班通”多种形式(符号、声音、文字等)生动有趣的评价,激励学生。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笑脸”及“Very good”或一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答错时,电脑就会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还会鼓励学生“Don’t worry.Try it again。”“不要泄气,再试试。”例如,在教学“Colours”一课,在做巩固练习题时,我通过电脑设计出颜色各异的种子,让学生按电脑录音提示的颜色选种子,如果选错了,地面则会出现一个怪物说到:“种子被我吃掉了,请再种一次”;如果选对了,地面上就会长出那一颜色的花朵,并发出“Very good!”的声音。只有这样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生才能自觉去创新,自觉地提高创新水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赞赏来体现的。
  总之,面对“班班通”的运用,我们教师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只有运用“班班通”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才能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才能让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农村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农村教师,为真正提高农村孩子的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莹,巧用“班班通”;优化小学英语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2]龚向春,巧用“班班通”优化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J].新校园旬刊,2014年。
  [3]常宝华,巧用班班通 让英语高效课堂更轻松[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