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探究

【作者】 江柏杨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龙孔小学校

【摘要】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方法的有效性达到教学的高效性,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
【正文】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在新课改实践中,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就成为我们众多教师的努力追求。因为有效的方法直接换来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能让师生体验到成功。下面,我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一、展开想象,体会文本意境
  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文学语言的描述,再现课文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体会所学知识。如教学《故乡的水墨画》,我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并创设情景:“如果我们驾一叶扁舟,一会被故乡的秀水陶醉。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将怎样表达?如果我们采一只菱角丢进嘴里有什么感受,请画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欣赏。”此时,学生眉飞色舞,议论纷纷,去课本中畅游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就是使语言文字形象,用感知的表象,结合课文的文字形象来创造想象新形象的教学方法。再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课时,我先配示范诗,然后展示多媒体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古诗的美。再结合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就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的意境。同时,再激发学生想象:若你们站在那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会是什么样呢?学生立马展开想象:有的说是崇山峻岭,有的说高低起伏,……这奇特的想象,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的哲理。
  二、大胆质疑,感悟文本思想
  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分析人物形象,还是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增强学习效果。学起于思,教学中我们采取以问题为开端的策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解决问题为归宿,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把发展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学生围绕课题大胆质疑,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小女孩为什么要卖火柴?为什么要在大雪天卖火柴?为什么四次划燃了火柴”……然后让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脉络有了清楚的了解。接着放手让学生读书,继续提问,并联系课文来回答。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借助范例来提问,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独立思考,加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在这样的质疑提问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会逐渐加深。
  三、小组合作,突破文本难点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落实这一主体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必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于此调动其能动性,从而达到发挥主体作用的目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参与的过程更重要。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悟课文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怕人鸟、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在组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如果发现一些学生动作不到位,不自然,表情不丰富,可以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四、善问启发,培养学生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一个教师能力,是否善于提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以此为策略,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但“问”要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因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灵活的思维也需要宽松的诱导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还可以放飞驰骋。所以,优化提问时,我们总要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励会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动机,运用评价手段,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恰当评价、引导,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有价值,要给提问者以激励。特别是课外反馈的问题,更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以加强勤思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
  总之,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就得从多方面入手,针对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在耳目一新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更主动、更自觉与教师达成双边活动,开展科学而富有实效的对话,并进行思维碰撞与信息交换。
  参考文献:
  [1]冉惠,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4年。
  [2]高盛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3年。
  [3]程鹂,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J].陕西教育,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