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数学教学返璞归真

【作者】 朱 黎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小学校

【摘要】作为一个行进在课改路上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秉承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在返璞归真中开展真实而有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情感等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正文】一次偶然机会,我们在网上听到了我国著名教师徐长青老师的一堂数学课,其课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上,他如行云流水的教学环节,他渊博的知识积淀、诙谐幽默的风格、自然得体的教态、和蔼可亲的面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新颖的教学理念——让数学返璞归真,让我感受颇深,可以说,让我终生受益。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把这种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自然朴素而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对话的介质,好的教学语言不仅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能直通数学语言,让学生更好习得数学学习所需要的语言。而课堂上,徐老师的课堂不仅简洁、清晰、流畅,追求“本真”,不刻意修饰和雕琢,而且其语言也亲切、有感染力,给人一种和霭的感觉。因此,学生乐意参加,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没有精彩绝伦课件展示,也没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一张白纸、一张幻灯片和一支粉笔就是徐老师准备的教学用具,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就是徐老师的课堂。就是在这样一堂自然朴素的数学课中,徐老师始终是那样充满激情,而他的激情也让孩子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孩子都忙碌着、参与着,都那样忘我地投入到精彩的学习中,都听得那样津津有味。我们可以想象,学生这样的参与,主体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吗?其效果自然是很好的了。
  二、深刻、灵动而追求创新的思维训练
  数学给人以敏捷的思维培养。的确,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有效的数学教学,无不是注重思维训练的。而徐老师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作为开场白,引领学生在无意识撕纸的情景中捕捉信息矛盾,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嗤啦”两声,可能撕出了几张纸?当有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徐老师既予以肯定,又不忘引导其余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还可能撕出几张纸?”“照撕四张纸的方法,能撕出2012张纸吗?”在徐老师循循善诱启发下,孩子们是那样有想象力、有创造力。徐老师引领学生在复杂的规律后寻找简单的现象,把知识化难为易,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知数学概念的本质与核心的数学思想,实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整节课,在数学活动中,无处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他的简简单单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刻把握之上的,对学生思维培养是有效果的,但如行云的教学,又让人不感痕迹,真有天来之笔之精妙。
  三、简单、煽情而提升生命的情感培养
  在课前交流时,徐老师带领同学们击掌,当孩子们意识到老师与他们只是节奏一样而动作并不一样时,徐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们:“人有时候很难说实话,有时候我们眼睛睁着的,说出来的却不是真的看到的,这一点会阻碍我们的学习。”这是对孩子们的思想进行洗礼,对他们人生进行引领。当孩子们面对困难一筹莫展时,徐老师又及时引导孩子们知难而“退”,“退”到事物最原始而又不失事物本质的地方去,再一步一步往前进,并不时回头看。仔细品味,这其中传达的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思想方法,还是一种可贵的数学学习品质,更是教给学生一种人生态度。也许很多年以后,这个班的孩子会忘却这节课所学习的具体内容,但是徐老师在这节课上所传递的数学思想方法——“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像一棵种子已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这样的数学课堂难道不是对孩子们生命的提升吗?难道不是一种煽情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思想与情感的综合培养吗。这样的教育,是纯真的,是高效的。
  四、真实、生动而有清晰的尊严感
  当孩子们大胆猜想徐老师“嗤啦”两声可能将一张纸撕成了四片,并充分用动作和语言表达了的理由时,徐老师却又及时给出了肯定,“现在我宣布;正确的答案是四片”,而后来一个个孩子都猜想出了不同答案,并讲了充分的理由,徐老师却幽默诙谐地说“现在我宣布;正确的答案是三片(五片、六片……)”全场不时爆发阵阵会心的笑声,而笑声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度思考,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就是尊重数学。徐老师这样每次的“宣布”,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肯定,给了学生一种尊严感。他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他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环节他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有的俨然师者似的给徐老师讲解“您想呀……”,有的风趣地使用“川普话”回答问题,更有学生昂首挺胸地主动到讲台上做演示,他们是那样自信活泼,是发自内心的自愿学习,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了课堂,与老师进入了深层次的对话和沟通。
  听了这堂课,徐老师的理念与实践,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给我莫大的引领,指引我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引发了我对数学教育全新视觉的思考——做简约的教者,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数学教学应该成为数学老师在掌握了数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儿童数学学习规律后的自觉追求,应该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在那以后,我更加乐意网络课例听课,今年在“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活动中,我又主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观看网络上的课例,从别人的辛勤汗水中去吸取精华,来滋润我的思想,更新我的理念,更能促进我的成长。在这儿,我也感谢那些献课的老师。
  参考文献:
  [1]曹美荣,让数学教学“返璞归真”[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
  [2]潘云芳,让数学教学亲近生活[J].教师,2010年。
  [3]钟景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