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作者】 赵 静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智华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生活的基础性科学,同时也是探索社会自然和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物种奥秘的主要学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活化教学理念十分契合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高中生物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正文】随着科技水平日益更新,生物技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生物技术的使用,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实际影响,在高中教学中,生物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受到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意识不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不具备学习生物主动性和自主性,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生物学科的发展收到了严重阻碍。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定的生活情境构建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生物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活。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讲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有意识地将某种学习氛围创设出来,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对生物知识加以掌握。比如教学“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与该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当咀嚼咸味比较重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有嘴唇以及口腔干涩的感觉?为什么菜市场的很多商贩总是会往青菜上洒水以及为什么洒过水的青菜会更硬?为什么在移植蔬菜和花木的时候一般都要将一部分枝叶减掉等。利用这种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现象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二、引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贯穿高中生物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实现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以教师教学中,应适当结合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趣味化,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高中生物教学是还原生活的过程,所以,联系现实生活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本质意义,并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细胞呼吸”内容时,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粮油种子储藏与果实、蔬菜保鲜的问题,通过自由讨论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情况:①这些东西为什么可以长时间保持?②为什么晒干后的粮食保存时间比没有晒干的长?③长时间储藏粮油种子与保证果实、蔬菜新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重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
在“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课堂实验的内容也比较多,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教师也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充分考虑实验的内容,把生活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看到实验教育的价值所在。由于不断参与不同的课堂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高中生物的学习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内容设计之外,在高中生物的实验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实验用品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目的调整等方面的生活化,以此来促进实验课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具体来说,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有所体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实验的实际效果,对于实验课上还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深思熟虑并予以解决,从而达到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机融合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布置要生活化
众所周知,课堂是进行生物教学的主要阵地,而作业就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助推器”。学生学习了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应用。所以,作业的布置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布置要从原来的“专制”走向“自主”,突出生活化、个性化。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比较生动的,作业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够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生物学的价值,提高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信心。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讲究饮食,减肥成为一种时尚。这时就可以结合新陈代谢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问题来补充生活中的知识点,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吃的食物进行分类,并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的人吃的少还会发胖呢?有的人说要减肥就是少吃点多运动点,你觉得靠谱吗?你能够为自己的家人制定一份膳食营养计划吗?假如家里有患糖尿病的人,在他们饮食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五、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和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增强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生物生活实践活动,拉近生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高中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学习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物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清洗自己的脏衣服。在洗衣服之前先将脏衣服分成三份,以便对比和观察,然后将三份脏衣服分别用冷水、温水、开水进行清洗。洗完之后将这三份衣服进行对比,将不同的水温洗出的衣服效果进行记录。上课时再让学生将结果公布。这样,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生物学科功能实现的目标,可以说,这一教学策略会成为未来生物教学发展的主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把握主流,摸清方向,努力将生物教学朝着生活化的方向推进,使得生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实用课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朱丹.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15).
[3]胡秀荣.刍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02).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定的生活情境构建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生物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活。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讲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有意识地将某种学习氛围创设出来,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对生物知识加以掌握。比如教学“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与该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当咀嚼咸味比较重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有嘴唇以及口腔干涩的感觉?为什么菜市场的很多商贩总是会往青菜上洒水以及为什么洒过水的青菜会更硬?为什么在移植蔬菜和花木的时候一般都要将一部分枝叶减掉等。利用这种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现象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二、引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贯穿高中生物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实现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以教师教学中,应适当结合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趣味化,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高中生物教学是还原生活的过程,所以,联系现实生活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本质意义,并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师讲解“细胞呼吸”内容时,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粮油种子储藏与果实、蔬菜保鲜的问题,通过自由讨论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情况:①这些东西为什么可以长时间保持?②为什么晒干后的粮食保存时间比没有晒干的长?③长时间储藏粮油种子与保证果实、蔬菜新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重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
在“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课堂实验的内容也比较多,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教师也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充分考虑实验的内容,把生活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看到实验教育的价值所在。由于不断参与不同的课堂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高中生物的学习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内容设计之外,在高中生物的实验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还要注意实验用品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目的调整等方面的生活化,以此来促进实验课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具体来说,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需要更加注重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有所体现,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实验的实际效果,对于实验课上还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深思熟虑并予以解决,从而达到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有机融合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布置要生活化
众所周知,课堂是进行生物教学的主要阵地,而作业就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助推器”。学生学习了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应用。所以,作业的布置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布置要从原来的“专制”走向“自主”,突出生活化、个性化。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比较生动的,作业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够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生物学的价值,提高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信心。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讲究饮食,减肥成为一种时尚。这时就可以结合新陈代谢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问题来补充生活中的知识点,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吃的食物进行分类,并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的人吃的少还会发胖呢?有的人说要减肥就是少吃点多运动点,你觉得靠谱吗?你能够为自己的家人制定一份膳食营养计划吗?假如家里有患糖尿病的人,在他们饮食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五、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和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生物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增强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高中生物教师还可通过开展生物生活实践活动,拉近生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高中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学习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物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清洗自己的脏衣服。在洗衣服之前先将脏衣服分成三份,以便对比和观察,然后将三份脏衣服分别用冷水、温水、开水进行清洗。洗完之后将这三份衣服进行对比,将不同的水温洗出的衣服效果进行记录。上课时再让学生将结果公布。这样,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生物学科功能实现的目标,可以说,这一教学策略会成为未来生物教学发展的主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把握主流,摸清方向,努力将生物教学朝着生活化的方向推进,使得生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能够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实用课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朱丹.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15).
[3]胡秀荣.刍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