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吴远胜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初级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获取作文素材,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是我们语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利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运用
【正文】记得是那年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发现学生在理解完课文后,还沉醉于朱自清先生笔下栩如生的春景中,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灵机一动,迅速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春天美丽的图片,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仿照春花图、春雨图那样写一段话。”这时大家兴趣高昂,纷纷下笔,结果很多学生的片段作文都写得非常美。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觉得将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适当整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在最近两年,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究,现将探究所得罗列于下,望同行多批评指正。
  一、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往往是无目标、无序、出于好奇,看热闹,或是走马观花。运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力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观察的顺序和方法。指导观察本地花草树木,可指导实地观察可按照枝、叶、花、果的总分顺序,同时使用多媒体训练学生按顺序观察,又可指导学生进行与其他的植物进行比较的方式观察。由于多媒体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的对“成因”感兴趣,有的对“比较”感兴趣,根据兴趣展开网上的丰富的资料收集,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又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有了观察兴趣,再指导学生制定观察的计划,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信息资源的提供,老师如果不事先仔细挑选,不去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科站点,这既浪费时间,而有用的东西又没学到多少。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计划,以名著为脚,制作不同景物,如日出、日落,大海,春、夏、秋、冬,花草树林等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边观察边思考。由于
  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令学生心动,学生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去细心体会海的形貌、色彩、音响、动静、冷暖、明暗。这样,久而久之,其习惯便自然养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取作文素材
  学生总说作文没得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利用信息技术可让学生获得很多材料,再让学生互相交流、材料共享,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广泛的素材。
  (一)搜集材料。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有电脑、网络,只要它能够有效地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我们都应把它视为现代教育技术。我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观看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听广播、看报纸,开阔学生视野,及时积累好的写作材料。(二)材料共享。以前,我经常在班内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做“日记展览”等活动,使学生个人积累的材料能被更多的同学获得。随着学校网络教室的建立,我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生机上建立电脑日记本,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更方便、更仔细地浏览他人的资料,互相学习,从而避免了以前班内展示时不全面和走马观花的不足。当学生需要资料时,只要进入别人共享的资料夹,就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当然,我们所说的材料共享不是简单的照抄,不是毫无体验地拿来就用,对于好的材料可以让搜集材料的同学详细介绍,还可以制成幻灯片或排成小话剧演一演,为学生创造出习作的情境。
  三、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作文评改
  培养学生自能改文能力,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我们不能仅“重写”,还要让学生“重改”,新课标就要求我们“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员参与作文评改中来,在评、议、改、借鉴中学会修改。但在传统教学中,作文如何改我们不方便授方法,而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今天,这一问题便可通过交互式白板或网络轻松实现。我们知道,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都掌握了正解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写作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和老师的评语。老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例如,在教学《春》一文时,学生把喜爱的春的图片,在电脑中进行描述,发布在网络上,老师引导学生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帮着同学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别引起作者注意。老师再将学生中典型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鉴赏佳作。这样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帮助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做法改变了旧的作文修改的模式,使学生也参与到文章修改的行列中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的确,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将多媒体运用于作文教学的尝试,深切感受到多媒体犹如一缕春风,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使作文教学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任永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2016年。
  [2]高俊,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教学研究,2015年。
  [3]黄仁庆,浅谈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