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的探究
【作者】 叶 晓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教育教学电教中心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中,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的探究,不仅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硬件、软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还能提高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资源库 建设 应用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这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我们发现,有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抱怨教学资源不够用、不系统。诸多问题告诉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采取边建边用的原则,让教师在实践中促进“三通两平台”中的建设与应用,下面,我结合我县工作实验,谈谈加强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的一些实践心得。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用中存在的现象及原因浅析
现象一:没有清楚认识教学资源库的实际意义。一些老师认为,教学资源就是存放在计算机里的资源,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课件就是教学资源的全部,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只有网络上的资源才是教学资源,很少关注配套光盘、素材积累、资源共享等其他资源。因此,有很多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课堂,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现象二:教学资源库的意识淡薄。表现在:(1)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他们的脑海中更多地依赖书面资料来教学,缺乏作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内驱力。(2)学校教学资源环境不理想。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未能为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资金的投入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关的技术支持等诸因素都直接影响教师参与资源建设与运用的积极性。(3)受到考试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死磨”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在教学方法、途径、形式上下功夫。这些观念和做法,导致了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没有提到应有高度。
现象三: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低。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一些本该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还仅仅局限于表层,并未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不少教师片面认为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教师缺乏尝试新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大部分教师还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简单的设计,很少有人用课件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相反,有时用过多的演示来剥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教学产生负面作用,制约了教学资源深层次的应用和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由于学校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建设周期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需要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之下成立学校资源库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规划方案、学年计划,制定各项管理与应用的规章制度,落实学校资源库所需人员,以及对管理小组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估,提供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经费保障。管理小组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工分类管理,进行资源的收索、接收、编辑、分类、整理、再开发、资料的电子化转换以及资源的存储工作,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资源。
(二)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和应用人员技能的重要方式,学校必须拿出经费,保证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科教师进行资源二次开发全员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学校资源库建设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组织方式、以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等,让他们踊跃地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来。
(三)抓好资源的审核、发布和维护工作。由于学校资源库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黄色、迷信、邪恶、反动的信息资源,对于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来说,容易被诱惑甚至沉迷其中,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建立学校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核制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资源库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应完成一批,审核一批,发布一批。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要即时更新信息,以免浪费资源库空间。
(四)激励措施是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动力。为了确保学校资源库的有效建设、管理、应用,学校应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对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的政策倾斜,经济补贴,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对学科教师,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资源评选,对上传资源积极的教师,根据资源的点击率排行榜进行打分,并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电脑作品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五)提倡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在学校资源库里,构建各类主题学习网站,学生在课外活动、家里能通过学校资源库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拓展。
(六)资源库必须要有强大的搜索引擎作为支持。随着资源库内容的不断丰富,教师和学生要在最短的时间搜索到有用的资源,所以学校资源库必须要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可购买或自主开发以asp为代表的后台数据库,它不仅提供强大搜索引擎,还提供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功能,审核功能,为校园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安全的保证。
总之,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中小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的今天,学校自主建设资源库的意义越来越大的当下,我们更要发挥我们农村中小学的自身优势,加强解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问题,但这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学习教学资源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就能再上一台阶,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绍山、张金铭、王玉军,信息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文教资料,2006年。
[2]张先增、陈峰,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资源库 建设 应用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这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我们发现,有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抱怨教学资源不够用、不系统。诸多问题告诉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采取边建边用的原则,让教师在实践中促进“三通两平台”中的建设与应用,下面,我结合我县工作实验,谈谈加强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的一些实践心得。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用中存在的现象及原因浅析
现象一:没有清楚认识教学资源库的实际意义。一些老师认为,教学资源就是存放在计算机里的资源,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课件就是教学资源的全部,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只有网络上的资源才是教学资源,很少关注配套光盘、素材积累、资源共享等其他资源。因此,有很多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课堂,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现象二:教学资源库的意识淡薄。表现在:(1)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他们的脑海中更多地依赖书面资料来教学,缺乏作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内驱力。(2)学校教学资源环境不理想。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未能为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资金的投入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关的技术支持等诸因素都直接影响教师参与资源建设与运用的积极性。(3)受到考试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死磨”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在教学方法、途径、形式上下功夫。这些观念和做法,导致了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没有提到应有高度。
现象三: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低。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一些本该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还仅仅局限于表层,并未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不少教师片面认为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些教师缺乏尝试新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大部分教师还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简单的设计,很少有人用课件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相反,有时用过多的演示来剥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教学产生负面作用,制约了教学资源深层次的应用和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运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由于学校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建设周期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需要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之下成立学校资源库管理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规划方案、学年计划,制定各项管理与应用的规章制度,落实学校资源库所需人员,以及对管理小组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估,提供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经费保障。管理小组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工分类管理,进行资源的收索、接收、编辑、分类、整理、再开发、资料的电子化转换以及资源的存储工作,定期维护和更新信息资源。
(二)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和应用人员技能的重要方式,学校必须拿出经费,保证时间,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科教师进行资源二次开发全员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学校资源库建设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组织方式、以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等,让他们踊跃地参与到这一系统中来。
(三)抓好资源的审核、发布和维护工作。由于学校资源库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黄色、迷信、邪恶、反动的信息资源,对于心理不够成熟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来说,容易被诱惑甚至沉迷其中,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建立学校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核制度,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资源库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应完成一批,审核一批,发布一批。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要即时更新信息,以免浪费资源库空间。
(四)激励措施是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动力。为了确保学校资源库的有效建设、管理、应用,学校应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其中包括对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的政策倾斜,经济补贴,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对学科教师,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资源评选,对上传资源积极的教师,根据资源的点击率排行榜进行打分,并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电脑作品比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
(五)提倡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在学校资源库里,构建各类主题学习网站,学生在课外活动、家里能通过学校资源库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拓展。
(六)资源库必须要有强大的搜索引擎作为支持。随着资源库内容的不断丰富,教师和学生要在最短的时间搜索到有用的资源,所以学校资源库必须要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可购买或自主开发以asp为代表的后台数据库,它不仅提供强大搜索引擎,还提供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功能,审核功能,为校园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安全的保证。
总之,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中小学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的今天,学校自主建设资源库的意义越来越大的当下,我们更要发挥我们农村中小学的自身优势,加强解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的问题,但这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学习教学资源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样,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就能再上一台阶,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绍山、张金铭、王玉军,信息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文教资料,2006年。
[2]张先增、陈峰,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