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刍议共同体建设中的青年教师成长

【作者】 阴桂珍

【机构】 福建省宁化师花学校附及小学

【摘要】当前,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教育共同体是实现学校教师团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探讨通过名师、年段、处室等共同体建设,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获得成长,使他们迅速进入教育状态,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顶梁性。本文对于促进黄年教师成定的店发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名师;年段;处室;共同体;青年教师;成长
【正文】

目前,我校在编在岗教师 71 名,平均年龄 44.6 岁,2017-2018 学年退休5人,2018-2019 学年退休的教师还有 9人,近三年退休的教师共有 13人,教师年龄严重老化,新生力量的注人较少,将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名师、年段、处室等共同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话题。

一、名师共同体: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1. 成立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

为了给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合作的场所和成长的精神家园,根据学科、职称情况等,我校成立了语文、数学等学科名师工作室,组成共同体,实现梯队式成长。一个名师指导2-3名骨干老师,每个骨干教师带 2-3 名青年教师,做好优秀教师的梯队建设,促进老中青教师共同发展。

2. 聚焦课堂教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每学期,名师工作室组织青年教师试上汇报课,往往一遍不行两遍,通过不厌其烦地听课、评课,在不断的研、磨、评中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开展课例研究活动,使青年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细节,改进课堂教学行为,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3. 开展研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名师工作室定期举行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论坛等,激发青年教师学习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每年举行一次教师三笔字比赛,夯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组织青年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开展研学活动,通过看一看、议一议、仿一仿等形式,拓展了大家的专业视角,使青年教师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

4. 运用现代信息,促进优质资源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名师工作室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宁师附小资源库交流平台上的相应版块进行展示,供全校教师学习、使用;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成员开展在线交流活动,及时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建立qq群、教学交流平台和博客交流平台,开展研讨活动,促进了优质资源的传播,提高了资源传播的速度,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学习提供了便利。

5.开展课题研究,打造教科研型青年教师队伍

工作室名师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六个大项目十一个子项目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方案,引领青年教师围绕专题、内容与思路开展专项研究。

二、年段共同体:青年教师管理能力提升的试验田

1.师徒结对,提升年轻教师班级管理能力

年段根据青年教师班级的德育工作成绩实行师徒捆绑制评价考核,最终,师徒结对的成绩将纳入年度考核,这样有效激发了师傅的指导热情,调动了师傅的指导干劲,使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少走弯路,很快融入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把班级工作管好、管活。

2. 规范管理,共同制定良好的制度文化

经过年段共同讨论研究,学校制定了《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指南)、结合升旗、上课等几个重要时段,认真检查实施;制定了《宁师附小学生行为规范口令》,在楼梯、过道等醒目位置粘贴文明标语,使学生有章可循,既保证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又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这些制度,督促了学生良好习行为惯的养成,还让青年教师从中学会规范管理,制度约束行为,提升管理质量。

 3.丰富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组织能力

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各年段开展好每个月的主题活动。青年教师在师傅的帮助下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趣活动的同时,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收获了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可贵品质。

 4.家校沟通,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合力

     年段组织热心的家长机极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图书管理、路队、班级布置、作业检查等工作,分担教师的工作,减轻教师的负担,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到各项学习提升活动中,完善自我。

    三、处室共同体:培养青年教师领导力的引领力量

    1.处室引领,促进后备力量的管理成长

    我校把关心青年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长远规划,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青年干部。我校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了七位教师分别到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教研室、团支部、保卫科、办公室七个处室跟岗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后备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我校的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开展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后备干都的思想素养

除每周一次的例会外,学校还通过培训、宣讲、座谈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相关处室负责人认真观察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后备干部时时自重、自警自律。各处室负责人通过各种途径使青年后备干部爱岗敬业,精诚团结,虚心请教,发扬附小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主人翁的意识对待学校管理工作。

    3.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提升后备干部管理能力

学校还规定青年干都每周至少到各处室学习两次,主要任务是咨询日常事务管理,协助处室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整理文件材料归档,联络各处室与老师之间的工作。学校通过一系列培训学习活动,培养一批能挑重担,敢挑重担,勇挑重担的后备干部。

    4.为后备干部搭建平台,展示管理才能

    给有发展潜质的青年后备干部压胆子、给台阶、多般炼,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各种管理活动实践之中,放手大胆让青年后备干都参与学校管理,让他们负责教务常规、教研、安全、德育等日常管理工作,督促收集和检查各种材料,落实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学校领导、处室负责人,全体教师针对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表现、出勤情况、教学成绩和管理能力进行相应的口头评价,书面评价,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这样有利于促进青年后备干部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增长才干。

综上所述,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发展,青年教师是这一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构建学校名师、年段、处室等共同体,将有助于青年教师成长中获得更多的助力,为他们的成长过程保驾护航,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