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在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华莉

【机构】 四川省广安区龙台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其过程的情境、激趣策略、化解教学难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优化作用,是我们创建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优化  运用
  现代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表现为趣味性强、富有感染力,而这些特点恰好可以满足小学学生的心里需求,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它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难以表达的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以及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主动性的重要策略,也是落实新课标学生主体理念的有效方法。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我们就应运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实际,我们只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每节教学内容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一些计算题的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通过多媒体引入,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生动有趣。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限制,很多生活情景难以在课堂上再现。这时,通过多媒体充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使教师出示的信息生动、直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情景: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只蚂蚁在一张树叶上爬一圈,蚂蚁爬一圈后,课件上我用笔围着树叶画出蚂蚁爬的路线就是一圈,这一圈就叫树叶的周长,这样引出新课内容,既真实,又直观,让学生在动画刺激下,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数学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有些知识不好描述,就是描述出来也枯燥无味。学生很难接受,而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课件加讲稿”的方式,把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转变为熟悉或已学过的知识,从而使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易于接受。这样就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时,教材上“例1”的情景图,我把它制成课件,盒子里9瓶水,盒子外边有3瓶水,问一共有多少瓶水。列式是9+3=?,课件中把盒子外边的一瓶水拿进盒子里,凑成十,盒子外边还剩2瓶,就是10+2=12,这样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凑十法的动态过程,而且印象很深。又如,我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制作了课件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学过了,所以,把圆面积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很容易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内容为生动形象
  多媒体通过强大的集成功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片、声音、文本进行呈现,在化静为动的演示下,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直线、线段的认识”这一节课,由于“直线”的概念太抽象,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或者拿一根线绳拉直,做叙述性的讲解。由于提供给学生认知的材料不能充分体现出直线的特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表象,更难理解抽象的“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本质特征。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的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优点,尽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直观的方式体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点”,“点”缓缓向两边延伸成直线。教师强调:“像这样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叫直线。”由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的,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感知的物象,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直线”的内涵。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可感,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它优化着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引导着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能动的获取知识,快乐参与,自主创新,产生体验与感悟,引发情感与思想,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总之,现代教育的多媒体网络在数学中的妙用是无限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开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如何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之与小学数学课堂达到完美的融合,这将是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黑学花,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
  [2]吴仔松,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生之友,2012年。
  [3]张小新,浅谈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