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多媒体在优化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李小琴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让多媒体起到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我们就应在精心设计基础上,科学运用,使之与生物教学更好地整合。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媒体 优化 运用
不可否定,多媒体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功能,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利器。这是因为多媒体能把书本上的文字、图表以动态的、变换的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来承载,变成了直观形象的、学生乐意接受的视听信息,这样就利于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参与,从而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而高中生物教学,我们知道,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抽象思维参与才可以感知或理解,无疑是有些难度。而通过多媒体来辅助,这一切都可以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高中生物教学,谈谈多媒体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提高多媒体课件设计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然要课件支撑,课件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情进行教学预设的平台,也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我们教师在课件制作上存有认识上的分歧,能力上的偏差,导致课件设计不能很好地起到激趣、诱思和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导致运用了多媒体而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发生。体现在课件出现文字与图片的简单堆积表现,形式单一,界面布局不合理,要素混乱,色彩搭配不协调等,使学生易产生视觉疲劳和烦躁情绪。综合反思目前教学课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件界面布局要合理。课件界面是课件和使用者进行交互的窗口,因此,在整体布局上要做到中心均衡、主次分明。当画面元素较多时,应将整个画面按1/3和2/3分别水平和垂直分割,在画面上产生4个点,这些点就是最能引起观众注意力的地方。在插入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使课件放映流畅,同时,还要考虑到图片出现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人们视觉暂留的问题。在设置文本样式时,要做到画笔丰满,大小有别,主次分明,并且文字解说要紧贴画面内容。无关元素尽可能少,特别是一些GIF动画的运用更要注意,不能因它的娱乐性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二)课件元素运用要适度。有些教师为追求形式的新颖与完美,在课件中大量使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来吸引学生眼球,结果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媒体的展现形式上,冲淡了教学内容,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在课件中准确运用一些动画和图片、声音等元素,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我利用了PPt和Flash做成了课件,把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重点和难点一一突破。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两个反应的不同之处,进而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就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
(三)课件实时交互要科学。多媒体课件不仅要较强的集成性,还有与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教学时,我们就可通过与课件的交互来掌握学习的进度及教学的内容,通过按钮点击或链接等方式,可根据教学进度做出信息快慢速度调整。目前,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多是手动播放模式,教师应在使用课件时要整体设计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其速度,做到科学使用。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
近些年来,各类教学软件正在逐渐进入课堂,但实际上真正地、系统地遵循教材编制的软件远远不能达到课堂讲授的需求。许多多媒体在上课之前,都要由任课教师重新编制才能使用。这样,每一节课如果采用多媒体,它的使用时间是多少才合适,便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计才能合乎要求的。实践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课程的内容不同,电教媒体使用差距也较大。比如在讲授高一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我们选择的录像资料较长,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以剪辑,并将其它资料内容进行填充、编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明显也表现出兴趣浓厚,学习主动积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掌握所学知识,彻底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变系统讲述为先讲后练,实际上加大了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优化了生物课的教学环境,学生恰到好处地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创新开展多媒体运用
高效的课堂,不仅在于手段运用的科学性,还在于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才能使方法、手段运用的科学性转变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必须与新课改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作用。实践中,我们可通过设疑-演示-讲解;讲解-演示-概括;演示-练习-总结;边播放边演示,边讲解边指导等多种方式教学,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这一点,只有新课改的创新实践才可以做到。例如,减数分裂一直是被大家认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一,讲解这一节课有相当的难度,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的有丝分裂没有学好,对于染色体、染色单体和纺锤体等概念模糊不清;二是减数分裂过程本身又出现了很多概念,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也比较抽象。三是教材中出现的都是静态图像,学生很难形成连续动态的过程。在这堂课的处理过程中,我采用的是讲解-演示-概括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有丝分裂的基础,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再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动态过程,最后师生一起概括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多媒体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利器了。
总之,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是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要以精心设计为前提,创新运用为着力点,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下,获得更为有效的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鹏,多媒体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2015年。
[2]李中平,浅谈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及应用[J].教育学,2012年。
[3]刘飞,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4年。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媒体 优化 运用
不可否定,多媒体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功能,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利器。这是因为多媒体能把书本上的文字、图表以动态的、变换的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来承载,变成了直观形象的、学生乐意接受的视听信息,这样就利于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参与,从而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而高中生物教学,我们知道,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抽象思维参与才可以感知或理解,无疑是有些难度。而通过多媒体来辅助,这一切都可以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辉映的过程中得到解决。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高中生物教学,谈谈多媒体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提高多媒体课件设计质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然要课件支撑,课件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情进行教学预设的平台,也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我们教师在课件制作上存有认识上的分歧,能力上的偏差,导致课件设计不能很好地起到激趣、诱思和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导致运用了多媒体而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发生。体现在课件出现文字与图片的简单堆积表现,形式单一,界面布局不合理,要素混乱,色彩搭配不协调等,使学生易产生视觉疲劳和烦躁情绪。综合反思目前教学课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件界面布局要合理。课件界面是课件和使用者进行交互的窗口,因此,在整体布局上要做到中心均衡、主次分明。当画面元素较多时,应将整个画面按1/3和2/3分别水平和垂直分割,在画面上产生4个点,这些点就是最能引起观众注意力的地方。在插入图片时,要注意图片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使课件放映流畅,同时,还要考虑到图片出现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人们视觉暂留的问题。在设置文本样式时,要做到画笔丰满,大小有别,主次分明,并且文字解说要紧贴画面内容。无关元素尽可能少,特别是一些GIF动画的运用更要注意,不能因它的娱乐性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二)课件元素运用要适度。有些教师为追求形式的新颖与完美,在课件中大量使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来吸引学生眼球,结果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媒体的展现形式上,冲淡了教学内容,产生喧宾夺主的现象。在课件中准确运用一些动画和图片、声音等元素,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我利用了PPt和Flash做成了课件,把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把重点和难点一一突破。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两个反应的不同之处,进而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就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
(三)课件实时交互要科学。多媒体课件不仅要较强的集成性,还有与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教学时,我们就可通过与课件的交互来掌握学习的进度及教学的内容,通过按钮点击或链接等方式,可根据教学进度做出信息快慢速度调整。目前,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多是手动播放模式,教师应在使用课件时要整体设计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其速度,做到科学使用。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
近些年来,各类教学软件正在逐渐进入课堂,但实际上真正地、系统地遵循教材编制的软件远远不能达到课堂讲授的需求。许多多媒体在上课之前,都要由任课教师重新编制才能使用。这样,每一节课如果采用多媒体,它的使用时间是多少才合适,便是每一个任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计才能合乎要求的。实践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课程的内容不同,电教媒体使用差距也较大。比如在讲授高一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我们选择的录像资料较长,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以剪辑,并将其它资料内容进行填充、编辑。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明显也表现出兴趣浓厚,学习主动积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掌握所学知识,彻底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变系统讲述为先讲后练,实际上加大了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优化了生物课的教学环境,学生恰到好处地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创新开展多媒体运用
高效的课堂,不仅在于手段运用的科学性,还在于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才能使方法、手段运用的科学性转变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必须与新课改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作用。实践中,我们可通过设疑-演示-讲解;讲解-演示-概括;演示-练习-总结;边播放边演示,边讲解边指导等多种方式教学,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这一点,只有新课改的创新实践才可以做到。例如,减数分裂一直是被大家认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之一,讲解这一节课有相当的难度,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学生的有丝分裂没有学好,对于染色体、染色单体和纺锤体等概念模糊不清;二是减数分裂过程本身又出现了很多概念,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也比较抽象。三是教材中出现的都是静态图像,学生很难形成连续动态的过程。在这堂课的处理过程中,我采用的是讲解-演示-概括的方法,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有丝分裂的基础,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再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动态过程,最后师生一起概括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多媒体作用就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利器了。
总之,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是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要以精心设计为前提,创新运用为着力点,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下,获得更为有效的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鹏,多媒体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基础教育,2015年。
[2]李中平,浅谈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及应用[J].教育学,2012年。
[3]刘飞,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