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

【作者】 黄 俊

【机构】 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就写作而言,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愿写、会写、爱写的素质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爱好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可是现在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甚至讨厌写作文。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豆腐块儿”。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那怎样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实施作文教学呢?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是第一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无穷放大,写作文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当放在第一位。只有学生愿写、乐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而教师传授的写作技巧,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灯塔。以前的作文教学中,也走过弯路,担心讲得多了,会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采用过写前不讲写后讲评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信马由缰”的方式,过高地估量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结果是学生不能够系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能力提高不快,有些学生甚至止步不前。我认为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与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并不矛盾,教的是方法,不是戴枷锁。当学生学会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熟练地形诸文字,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时,写作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一句话,能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你就成功一半了。
  二、多种途径积累词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样,如果学生平时没有积累多少词语和句子,要想把作文写好那是不可能的。韩寒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跟他的阅读量不无关系。而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急不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词句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课文的典范性毋庸置疑。“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2、在生活中积累。生活积累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写日记。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这就要学生多积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每日一记至关重要,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学生的资质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结构不清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给他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与开头照应,也可以写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中间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具体生动描写,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关联词过渡、引用名人名言等,描写有详有略。通过相应时间的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写出的文章段落结构就很清晰。
  四、模仿是重要的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和借鉴范文写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模仿写作就好比孩童学步时期的“学步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有人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仿写阶段,我认为不尽其然,只要没有学会独立写作就可以使用仿写方法,与其应考前临阵磨枪背诵范文,不如现在练好仿写。仿写之前教师先选择几篇同类型范文带领学生学习。写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有意识地比较它们的不同,找出每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仿写。这样坚持练习写作,就能够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小学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可以作为事例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模仿文章的语言、结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等。语文课本中的选文都是语言文字好的范本。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地、有针对性地模仿范文中的精美语句,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最好是模仿语文课本中范文的结构。因为范文的结构既全面,又科学、规范。模仿结构,可以学习全篇结构安排的特点,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一处风景。教学《颐和园》时,就学习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让学生学会课文的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写一写我们的学校,从哪里进门,然后到什么地方,最后怎么出去……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游览路线图,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条理清晰了。
   五、学会评价,激励写作。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评改和交流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点评当中来。每次在全班作文总评时,我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并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与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应注意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不足之处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我经常在评语中写道:“你的进步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要是字数在多一点儿,书写在(下转第28页)(上接第67页)认真一些,那就更好了。”学生在拿到作文后,看完了评语都会找出自己的毛病加以改正,从而让整篇文章更加精彩。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作文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学生在互评、互改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写作技巧也得到了提升。而对得好的文章和进步快的文章,班上不但要在才艺专栏示,还要发奖鼓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
  让我们抓住每一个可以给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幽默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我在习作评语中常常给孩子一些这样的语句“你真棒,加油。”“再努力,你会写出好作文的。”“我相信你,努力吧。”讲评作文形式要多样化。讲评作文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除了教师讲评外,还可以请学生自己讲评自己的作文;也可以点评别人的作文,要求指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可以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让学生参与进来的讲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果学生能真正视作文为“乐事”,不再怕作文,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
  参考文献:
  高万祥:《 向作文要自由——“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札记(之四)
  李红:《站在灵魂的高处——作文创新之我见》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
  牛明武:成县一中《也谈作文教学》甘肃日报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