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作者】 周易罚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需要我们运用新理念指导,化理念为实践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文从营造和谐民主氛围说起,谈到先学后教的导引策略和实验教学创新等,在探索高效课堂建设中力求学生物理素养提高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新课改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理念也渐入人心,又指导我们进一步推动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尝试着教学又一次的有效改革。在众多改革追求上,追求课堂高效仍是归宿。那么,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到底如何教学呢?带着这样的课题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实践。下面,谈谈心得体会。
  一、营造和谐民主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新课改实践中,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我们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思想的重前提。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作为教师,我们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并具有感召力,学生“信其道”、而“乐其学”。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勇于探索,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采取先学后教策略
  先学后教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项重要教学成果,是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进行教学的一种思想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得很普遍,因为教师的教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先学后教就是让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而老师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发挥主导作用。这种教法能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增强了探究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先学前,即预习的指导,提出相应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同时又要授予方法。二是要注意学生预习效果的汇报,归结总结出学生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找出不足,再根据共性的不足来确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现在很多教师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先学后教,以馈定教的实践策略。
  三、重视实验教学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知识的建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得来的。加强实验教学创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发展科学素养。
  (一)唤醒学生潜在知识。实验前,我们要唤醒学生潜在知识,使其处于“最近发展区”,为学生顺利进行实验解决认识上的难题,使其明确测量工具、实验器材的使用规则,避免实验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例如为做好电学实验,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学生对电路的认识。我们可将电路按功能分为电源电路、测量电路、保护电路、测量仪表四部分,这样分类可深化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使他们进一步明确该种原理和方法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的放矢地开展实验。
  (二)鼓励学生质疑。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也是新课改倡导的方法之一,它是课堂动态资源的“发源地”,教师如果能抓住其中有质量的“生成”,不仅能快速跨越学生思维“拐角”,而且让学生轻松释疑,还能使学生体验实验愉悦,提升实验兴趣。
  (三)强化实验操作示范。新课改反复强调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分组实验的前提,它对学生分组实验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蓝本”。所以,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应力求规范、熟练、完整,确保实验效果明显,一次成功,使学生信服。对较复杂的实验,还可利用多媒体的仿真实验作为辅助,逐步展示实验动态过程。
  (四)注意观察学生实验过程的“表现”。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教师不是可以袖手旁观,需要来回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平时动手能力强而且思维活跃,当问题出现时他会第一时间假想自己完成时的现象,这样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让我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多倾听学生做实验时“叽叽喳喳”讨论的问题,那么一定会发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开阔学生思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让我也真正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主导作用要想发挥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还需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
  总之,新课改呼唤新理念、新方法。其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就是在这样探索中前进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教学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物理教师应尽的职责;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12年。
  [2]黄荣胜,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J].新课程,2012年。
  [3]方园琼,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析[J].陕西教育,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