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罗 倩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长田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时代的强烈要求,也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学科性质的使然。在教学中,我们要搭建平台,注重教学过程细节,使之处处能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埋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注重
  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能力发挥的前提,没所思便不会有所行。因此,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积极作用,使其“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实施创新教学。而传统数学教学采取“灌喂”式策略,以接受为目标,这种策略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挫伤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还忽视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把数学的学科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在竞争越来越激励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教育,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谈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和谐民主氛围的创设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赏识而生存。初中学生已在接受式学习下形成了被灌学习习惯,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来促成其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里的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条件。因此,要让学生大胆思考,果敢思维,我们必须使其能够感受到课堂学习时有一种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去质疑思考。为此,我们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知识对话,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宽容学生无论哪种形式的“标新立异”,要满腔热忱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的迁移。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创新才可能有产生的可能。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和谐民主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好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引领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战场,是充分发挥数学在促进学生理性思维重要作用的有效平台。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强力做好,特别是抓好新授这个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对同一素材从多角度分析,探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或者通过一题多解或发散多解,再集中比较哪种解法最好,并在比较中发展创新思维。
  

 

 

 


  

 

 

 


  (事实上,在方法三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关于与的方程组,进而求出的值)引导学生再思考,比较哪种方法最好,学生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立意新颖,计算量小,且准确性较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把握知识体系得当,可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发展创新性。
  三、注重练习作业的创新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理念的创新生成,体现在教学上,不仅手段在变新、方法在创新,就是连学生平时的数学实践也在不断地以新的面貌出现。因此,在强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今天,我们也要注重数学练习的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变换思路,灵活解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多向联想,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在作业设计上,讲究多样性,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科学性。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基础型、技能型、创新型、探索型作业,根据课本提供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进行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变式训练。可大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开放了学生头脑,让学生主动高效地“思当所思,说当所说,做当所做,记当所记”。例如:在直线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就可这样来设计练习内容:
  一是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4条直线呢?
  二是回答出有几个点后,说出为什么?(技能型)
  三是在同一平面内,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探索型)
  四是在一次舞会上,有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多少次?(趣味型)
  五是在一条直线上取个不同的点,共有多少条线段?(创新型)
  

  六是在直线上,有个不同的点,直线外有一个点P,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个?(探索型)
  

 

  这样的作业练习,自主性比较强,学生可根据自身学力实际选择,不统一要求,让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的题,也可以进行讨论选择创新型、探索型的题,这种做法为学生创造了主动选择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实际上这样的作业设计给了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了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了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了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逐渐形成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用研究的态度去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很多策略可以实现,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因此,我们要本着数学课堂处处皆育人的实践观念,时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才能形成不同于今的自我发展创新模式。而我们作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者,自身也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其多种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教学创新中实施创新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成康,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
  [2]邵华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
  [3]周元合,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速读旬刊,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