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的探究

【作者】 何 杰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情境教学法的自身优势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中历史实践中,常用的多媒体创设情境、问题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情境教学法 理论与实践
  情境教学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再现历史场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历史学科而言就是教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一、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对知识的学习。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的联想空间,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符合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相关要求。历史属于社会人文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对过去客观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会感到陌生困难,甚至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图片、视频、声频、史料等形式创设情境,可以减少学生对历史的隔阂和陌生感。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使其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更加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情境教学法能够把抽象复杂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还能促进历史知识与时事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实践
  1.创设生活情境
  历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来的生活痕迹,是过去的人们创造生活的印记,但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又是相对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并不遥远,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前,我了解到很多同学不理解人民公社体制以及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我就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曾经听父母长辈提及“生产队”“挣工分”这些字眼呢他们为什么称行政村为大队呢它们是一回事吗请大家利用周末回家向父母长辈请教,我们在下节课请同学来回答这些问题。结果很多同学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而我在课堂上又向他们展示了一则材料: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小岗村18户农民的“秘密协定”。这样他们不但弄懂了人民公社的概念,而且对人民公社体制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对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限制,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都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同样,学习分封制的时候,我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我的姓与分封制的密切关系,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对探索自己姓氏来源的興趣。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首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年吗听说过正月初一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和同学们讲阴历一月原本又叫“政月”,因为古代的王在一年的第一个月要接受百官朝拜并决定一年政事。秦始皇出生在一月所以取名嬴政,秦统一六国后,下令将“政月”改称“正月”,并且“正”字不准读“政”的音,而要读“蒸”的音……所有这些,都加深了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多媒体创设情境
  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到各科教学中,创设视听情境,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制作幻灯片课件,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生动直观的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模拟历史场景,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缩短与历史的距离。如今的历史影视资源丰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纪录片、影视片段给学生放映。在利用这些影视资源时要认真考虑它的严谨性、客观性,避免给学生造成误导。在放映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教师在讲古代商业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和《马可波罗游记》的选段,使学生体会到古代商业的繁荣,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
  3.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情境,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多方面的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史料、图片、视频、时事新闻等资料,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解答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使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就能够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结语
  在高中新课改的推动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正逐渐成为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课堂,根据现实条件和自身教学需要,不断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把学生当作一种活生生的力量,让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让历史课充满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王金玉.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6(31):97.
  [2]陈红杰.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都市家教月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