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国学教育在干部素养培养中的实施应用

【作者】 雷素蓉

【机构】 四川省中共岳池县委党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国学教育是干部素养培养的重要捷径,我们应改传统宣传式要讲解,在强化专业师资,丰富教材的基础创新教育方式,加大考查力度,让国学教育深入党员干部人心,成为他们执政处世的重要法宝。
  关键字:国学教育  干部素养  培养  实施应用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积淀的文化精髓,是中共执政兴国的文化基础,也是我国伟大复兴的根基灵魂,理应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掀起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今天,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国学教育,让他们学习国学中的人文精神、治国理政经验和民族精神,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干部修身养性,提高人文素养,还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离不开国学教育。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创新策略,让国学教育开展得更生动,更要促进党员干部把国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其在感受到国学意义中促进主体性发挥。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党校教学的实践,谈谈国学教育在干部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一、国学教育在干部素养培养中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学国学已成为一种常态,不仅有儿童、青少年,还有成人。其实,在成人间学国学更有意义,又特别是党员干部。因为博大精深的国学典籍中,蕴涵着许多修身做人之道、为人处事之道、知人用人之道、为官为政之道及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与执政方略。这些都是干部不可或缺的文化素养,执政素养,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是他们领悟真谛、守正出新、古为今用之必需。因此,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能促进党员干部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涵养及人格修养水准的外在呈现。一个党员干部不能没有文化素养,其对干部成长的重要性如同血液之于肉体,犹若灵魂之于躯干,须臾不可分离,相互不可或缺。而人文素养的得来,不是有文化就有了人文素养,而是要通过一种感染、熏陶、浸润的方式获得。而我们开展国学教育,就是运用我国国学精华中博大精深的文化惠及,对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和健康、高尚情趣进行熏陶式教育。国学中不乏我国老一辈的领导人和革命家健康高尚的情趣、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写述,如毛泽东主席,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国学中因地制宜的思想。由此可见,通过国学教育的培养,领导干部的成长离不开国学教育,特别是内在品质和举止得体、谈吐大方、温文尔雅的外在形象的提升,更需要国学的滋润。
  (二)能促进党员干部提高道德修养。国学,乃一国之学,用于教育培训中的国学,一定是一国之学中的精华所在。我国有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积淀了中华先民生存智慧的文化传统,无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党员干部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不仅应该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更应该具有心理健康、品德高尚、格调高雅的思想品质,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风气的作用。而开展国学教育,就能引导他们学规范、树正气,增强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党性,为他们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执政理念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三)能促进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国学中不仅有修身、齐家的典范,也有治国、平天下的良好教材。党员干部作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所需要的成就事业、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民族精神和智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惠及。通过国学教育,不仅可使领导干部在研读国学过程中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历史和现实,更能促进他们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执政兴政,从而有效地将国家的执政理念和和治国方针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而推动社会和谐、文明的有序发展。
  二、国学教育在干部素养培养中的现存问题
  国学教育意义如此重要,但现实开展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盘存影响国学教育开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程度不够。党中央非常重视国学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 习,积极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提升领导干部素养的国学主题,更是提倡和鼓励国学进党校课堂落到实处。但由于各级党校,特别是其领导不够重视,既没明文要求国学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程,也没要求党员干部必修国学课程,即使有所安排,也更多的是选修内容。另一方面,很多领导干部重事务能力培养,轻思想教育,学与不学,学不学好不影响工作开展,因此,也就没下达明文学习要求。
  (二)缺乏专业师资。师资是国学教育有序开展的前提,是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国学教育的重要引导者。但从各级党校现实的师资情况看,大多都是临近专业教师的转岗,大多是政治学、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管理学等专业教师,而学习历史、文学和哲学的专业教师较少。这也是国学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缺乏师资的党校教育,由于打铁自身不硬的原因,也没把此作为重要教程来抓,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三)缺乏专用教村。继没有专业师资的第二个瓶颈,就是专用教材太少。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编制了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国学教材。但作为国学教育第二大群体的领导干部,至今都还缺乏专用教材。即使市场上打着"领导干部书架必备"国学出版物,也大多是千篇一律,缺乏系统性。现目前,唯一有的就是201l年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和2015年由国家行政学院主编的《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还可以作为党校干部培训的国学教材。
  三、国学教育在干部素养培养中的实践策略
  国学素养是党员干部个体素养提升不可缺乏的一种能力、品质,在他们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在党校教育中,一改过去讲解的宣讲教育模式是我们将党校国学教育纵深推进的有效突破口,也就是要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创新教学培训模式,促使党员干部成为国学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倡导者,是现阶段干部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目标。
  (一)提高认识,把国学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体系内。国学教育,不仅是思想教育、更是能力培养,各级党委领导,包括党员干部学员,都应提高对此的认识,认识到国学素养培养对领导干部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更积极主动去探索国学教育开展的新策略、新方式。而目前,我国党校教育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党政管理方面,而忽视了国学教育,这是不够重视的表现和做法。在"国学热"日渐升温的今天,强化党员干部学国学必须纳入培训体系内,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养培养的必修课程。
  (二)创新教育方式。在大量引进专业师资,强化国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要求创新国学教育方式,改一味的宣传式讲解,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把国学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学习模式,如通过主题班会、诗词朗诵、书法竞赛、小组讨论、辩论演讲以及征文比赛等形式来学习国学知识,使党员干部从中感受到国学的魅力,从而使其在趣味中增强国学学习的自觉性的主动性。当然,也可结合现实信息技术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方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互动、或视频点播、网络课堂等新平台进行开展,这样还可以促进国学教育更便捷、经济。另外,组织领导干部去国学博物馆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也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丰富国学教材。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国学出版物也随之风靡,各种打着国学旗号的出版物充斥市场。但这只求经济效应的所谓教材,不具有系统性和计划性,不能形成有效的国学系列教育。因此,加紧国学教材的编綦,丰富国学教材,形成系列化教材就显得特别紧要。当然,国学教育也应分层次的,针对不同的层次,教材编纂的重点也不同,对于党员干部的国学教材,既要彰显国学的系统性,更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党员干部所需。一方面,我们的党员干部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对于国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可能还是错误的认识。所以,编纂党员干部国学教材必须突出其权威性,纠正以往一些错误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人才,都希望通过学习国学提高道德修养、寻求政治智慧、指导工作实践,所以,编纂党员干部国学教材,不仅要普及国学基础知识,更需要突出国学的处世致用。
  (四)加大国学学习效果考查力度。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形成了"教以应试"的取向,学生养成了"学以求分"的态度。在成人学习培训中,自然也有了这种"实用主义"---你要考,我才学,你不考,我学不学无所谓的观点。因此,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国学素养,我们必须加大其学习效果的考查力度,这是让他们努力学国学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合适的考查制度。除了用传统考试卷的形式对领导干部的国学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外,还需要结合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其综合全面地考查。通过考查机制的构建,激发领导干部国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加强党员干部国学素养培养,不仅是提高干部素养,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捷径,也是发扬国学优秀文化传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渠道,在新时期各种思潮袭来之际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继和,把"学国学、用国学"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养[J].党员干部之友,2015年。
  [2]余电,浅析国学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意义及发展策略[J].速读,2016年。
  [3]郭晋宏,论新时期企业干部教育培训新策略[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