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开课教学导语的优化设计

【作者】 祝良辉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开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加强开课导语设计,使之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激励性、诱思性和精练性,从而达到优化设计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课导语  设计  优化
  开课导语就是一堂课开课教学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也称“开场白”、“引子”,虽然话不多,语不长,但意义重义,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个别教师不注重开课导语设计,随意而言,导致开课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不够,不能将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聚焦集中,从而让这部分学生来不及“注意”就错过了学习机会。因此,在全面践行“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的今天,加强开课导语优化设计,就显得特别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如何优化设计开课导语。
  一、优化开课导语需要加强科学性设计 
  科学性,又叫正确性,这是导语设计的首要要求。而这种科学性,就是要求导语设计要与教学内容和学情、甚至教师自身教学情况有机联系起来。导语设计得科学与否,就是看它是否引起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导语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理解教学内容打基础。设计的导语应当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或虽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能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之成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优化开课导语需要加强趣味性设计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情感内驱。因此,加强开课导语的趣味性设计是对导语内容和形式的重要要求。我们知道,开课都是在学生分心、分神之后的又一次聚焦行为,要让学生收心,聚精会神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就必须要注重趣味性设计,为教、学新课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此,导语要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富有趣味性。趣味性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一是教师教学语言要生动风趣、幽默诙谐;二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开课方式;三是使用现体教育技术,让多媒体进课堂工,营造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来等。 
  三、优化开课导语需要加强诱思性设计 
  学起于思患无疑。思、疑都是思维参与学习的表现,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原因。所谓“学生无疑教有疑”思想在导入中更要体现。而对于我们开课设计,就需要加强诱思性设计,能达到诱发学生参与、诱思学生思考和质疑的目的。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思维设计,使导语具有启发性。思维一般是由矛盾和问题开始的,遵循这一认识规律,教师要注意从授课内容出发,抓住授课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巧妙设置学生感兴趣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情境,以此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造成学生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为了使导语发挥引导学生思路的功能,设计的导语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否则,就会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歧途。在实践中,常用的方式就是采取悬念方法,这种方法能一直调动学生参与,而且能使整个课堂结构紧凑,效果非常明显。
  四、优化开课导语需要加强激励性设计
  激励性,又叫煽情性,就是导语要煽发学生学习激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有人曾这样打比方,好的课堂导语就是要如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就是这个意思。为此,我们在课堂导语时,要具有激励性,导语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联想,唤起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欲望。例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这样导语:教师以描述带入情境,启发学生想象画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分外明亮,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的流淌……老师带着激情讲授,贝多芬在月夜弹起《月光曲》的情景,和兄妹听到琴声所联想到的画面,并以插图和简笔画为手段,把学生带入教材描绘的情境,很快就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五、优化开课导语需要加强精练性设计
  我们知道,开课导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其时间很短,大都在2-4分钟左右。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和“序幕”的导语就要具有精练性,简洁性,做到短小精悍、高度概括,而不能庞杂冗长。要力求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并集中到要教学内容上来。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导语用的时间过多,就必然影响整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导语的生动、有趣,导入新课用的时间过长,等到传授新课内容时,剩余的时间也就不多了,于是加快进度,草草讲授。这样,学生对导语内容印象深刻,而对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印象模糊。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际学情、教学时间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方法方式,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自新课伊始就吸引住学生,从而达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的作用。如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志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导语设计的技巧探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
  [2]陈艳,先声夺人妙在其中——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
  [3]余灵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