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林 敏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果山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小班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我们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施教,才能得以提升。实践中,我们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加以实现。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小班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流动加剧,适龄儿童随父母进城就读的越来越多,留在乡下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于是,农村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小班化”趋势---班级人数锐减。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对于现有学生教学,可以说更有利于课堂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提高活动频率。小学英语,作为一个需要交际平台才能更好内化语言的学科教学,在小班化背景下,显然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英语、用英语。
  一、小班化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
  相对于大班额教学,小班化教学显然在活动空间和教学方式上有明显的优势,便于学生英语交际实践,增强互动。
  (一)教学针对性更强。传统英语教学,在大班额背景下,我们教师常常“齐步走”的教学策略,要求是“一刀切”,这样的教学,很难保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因为人是有个体差异的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而教师不可能来一一满足,特别是优生和后进生差异较大的学生之间。而在小班化下,学生差异较好,虽然也存在个体差异,但“中位数”好确定一些,能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实现以人为本,全面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更多的互动合作机会。由于学生减少,教室空出更多学习阵地,也多出更多互动机会,这就便于我们把教室创设成为英语交际平台,让学生在这个虚拟情境下进行英语交际。每个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教师、同学和环境进行合作与互动,既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相互情感的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形成民主和谐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小班化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教育家布鲁姆曾说到:“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开展英语教学。这是新课改以来,英语教学出现的可喜变化,农村小学教学也踏上了情境教学之路。特别是英语这样的学科,没有生活体验的语言学习,创设情境进行更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调动学生所有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简单的单词教学,我们可用实物、图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也可用肢体动作表现swim、run、walk,用声音表现dog、cat,用表情和手势表达sad、cry等。复杂的如打电话、购物、用餐、问路、看病等具体事件,我们可在教室空出部分创设实用情境,让学生扮演,从而使其言、形、情景融为一体,更好地体验英语学习。
  (二)游戏教学法。爱游戏人之常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到:“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英语教学中,很多内容我们都可以把之设计成为游戏进行,如教学人体部位的单词时,我们就可运用“快速反应”这个游戏,将一组同学叫到黑板前,让他们做touch your shoulder/hand/knee/leg…的动作,这样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英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教学也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学习需求,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寓游戏于其中,也是我们英语教师常思考的策略,特别是在小班化的今天,无论是天晴下雨,我们都可以利用教室中空着很好开展。但我们也要注意,游戏化教学要做到限制游戏时间,3至6分钟为宜,目的明确。在讲明游戏规则及奖惩办法后,要做到应少讲多操练,不要选枯燥简单重复的游戏或规则复杂的游戏。
  (三)直观教学法。英语源于生活,生活中所有物象都可运用英语来表达。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大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具体事物,因此,采用直观化教学,就具备了很好的现实条件。实践中,我们可运用实物或动作来进行直观化教学。如教学单词“cap”时,我们就可拿实体帽子来直观教学。除了实物直观外,我们还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班班通”为载体的信息技术手段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例如,对有关颜色、实物、动物的单词讲解,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新颖的图象、声音和动画刺激下,增大兴奋度和反映速度。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任务达成意识。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伊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明白将要做什么,达到怎样的目标。然后在任务驱使下产生探究学习兴趣,努力完成该项任务。对于教学中的我们,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授与方法,加强辅助。任务型教学对各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可充分融汇情景的真实性、游戏的互动性和分组的合作性,即可独立操作,也可合作学习。它不仅要求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更强调发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法需注意的是要把握好任务难度分级、排序和衔接,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其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Unit 3第一课时的重点句型Where did you go yesterday?What did you see?What did you eat?时,我们就可出示任务,要求学生在复习相关词汇和句型后,能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对话交际,完成能用英语谈论自己所做过的活动的这一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句型扩展和发挥。
  总之,小学英语在小班化背景下教学,既是今后英语教学的走向,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现实。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小班化已是趋势,我们应研究该背景下的教学新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行为,针对农村实际,学科实际和学情实际,做到因地制宜施教,因材施教,变小班化为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唐晓芹,多维互动模式下小班化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4年。
  [2]林秀,浅析农村小班化英语教学的优势[J].考试周刊,2013年。
  [3]杨小玲,提升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