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关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 黄 艺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目前中学生自信心的发展现状: 通过学生自信心情况调查表的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在众多学生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在中学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引导青少年在心理、生理增强自信心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更有效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了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形成,学生的自信心获得了很大提升。不仅如此,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健全的人格与精神风貌正逐渐形成,增强了学生迎接挑战的勇气
  关键词:自信心  关爱   创造  调节    相互交流   
  一、研究背景和目标
  1、通过对我校中学生自信心情况调查表的研究发现: 由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目前中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众多学生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很多独生子女们享受着父母及亲朋好友过多的保护和关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依赖心理严重;孩子们缺失自信心的现实,是值得我们教育者重视的。
  2、现今,社会和家长们对学校教育有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各个学校升学率的制约,应试教育仍然束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学校里仍然有老师以学生成绩做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习后进生态度较为生硬,要求过严的现象,学生一出现问题,就批评、训斥,过多否定,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心情忧郁,无助与自感、缺乏自信。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还是存在着强制性教育的弊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妨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3、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因而,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浅谈关于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探究的目标为:
  1、着眼全体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给予多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激励教育探索出一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途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实践中使学生自信起来,自主起来,自能起来,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成为社会适应性强的人。
  二、探究结果及分析
  1、通过调查问卷客观分析学生是否建立自信心的现状。
  问卷调查让我对学生自信心的缺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校七、八年级学生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58.89%的同学在课堂上缺乏信心,不敢举手发言,54%在同学对自己回答的问题抱有怀疑态度发言声音很轻;有23%的同学从来不敢回答问题,53.7%的同学在正规考试中感到紧张;49%的同学没有信心担任某项活动组织者;28.9%的同学在公共场所表现的没有自信;21.3%的同学觉得自己优点很少;16.3%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放弃自己在学习目标;8.9%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没想法;31.4%的同学完全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 37%的同学遇到未知的困难敢于尝试; 3.08%的同学在才艺展示中敢于展现自己。大多数学生不能愉悦地接纳自己,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阻碍了学习成绩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通过观察法、谈话法等研究方法以及在调查中也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会有在激烈竞争中缺乏信心。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学习抱负水平低,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自控能力较差、懒散畏学、学习无目的无计划。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和维护信心非常重要。
  2、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
  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生活中、学习上,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的行为、身边同学、朋友的行为等。这些影响既包有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如。
  对于不善于表达和过于害羞的同学,我让他们用书信或者写作的方式对自己自信心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也给予了他们一个抒发感情的一个出口。从中发现这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但却渴望自信;有失望,也有希望;内心却也想追求上进;虽然缺乏勇气,却也梦想能成功。
  缺乏自信心的同学绝非智力低下,大多都是人为因素或是受到了失败的打击后,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校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其实质是学生的成绩未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考试是判别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评价手段,但是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并不等同于他的未来成就。然而,大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都能顺利毕业、升学、就业。因此,广大学生及家长和教师就显得过分重视考试的分数。这使得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压力过大从而产生缺乏自信的情绪。
  当学生总是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就更加影响学习成绩。情绪和情感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着我们。“喜、怒、悲、惧”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反应,始终贯穿人的一生。从少年期到青年期,人的情感世界会变得十分丰富。情绪对中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喜爱、鼓励和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生会因为得到教师的喜爱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情不自禁的偏爱某位老师,也把他对教师的偏爱转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上。
  3、当中学生遭受临挫折也会造成学习上自信心的不足,影响学习成绩。比如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挫折都有。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言行不慎、方法不当;同学间发生纠纷;师生关系严重对立等。还有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要求过高,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再次是社会方面:中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在成人感的驱使下,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提出过高的标准,制定无法完成的目标,在理想与法实现冲突的情况下,对自己产生失望情绪使自信心受损。
  4、家庭关系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调查发现生活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有足够的自信,产生积极乐观的学习进取心,他们性格开朗、自尊、自信、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对未来生活充满兴趣;相反,生活在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中的初中生则大都郁郁寡欢、喜怒无常,自卑、孤僻、灰心丧气、不自信,对学习没有兴趣等。
  5、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赞美中找回自信心
  生活中的细微处最能打动人心。学生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往往就是那些细节使人震撼。俗语说:瓶子再烂也能找到盖子。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上就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美他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过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的,以往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过去失败的经历,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不敢去尝试今后的学习。我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有意地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解决的问题,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不断体验自身进步。
  三、今后想法:在我设计和实施这项教育活动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查阅不到更多的有关自信心的理论著述和资料。过去的一些心理学课本里不提它,国外的一些著作中,多是写有关这方面的心理咨询案例。做为一名从事心理学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今后我将更多的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主编 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钟友彬 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 郭念锋 临床心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4] 乐国安主编 咨询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5]《中小学心理辅导》2015.1
  [6]《中小学心理辅导》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