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艺术教育

【作者】 卓 欣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艺术就是一个人对生活,对身边事物的感想。一首歌注入了感情才会动听。一幅画有了感情才能打动人。我们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也要注入情感,让幼儿把对事物的感情表达出来,不要太注重技法。孩子们画一样的东西,往往画出来的画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教师不要急着评价谁画的好,谁画的不好。而是要让孩子讲一讲自己画的是什么。让孩子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讲出来。基于此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够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帮助孩子健康发展。本文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艺术能力的培养
  艺术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同样也培养了孩子其他方面,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也很重要。以前我们教美术课总是示范画,然后让孩子画。在听了老师讲课之后,发现我们长久以来上美术课的方法都错了,孩子见过的都东西,有感受的东西他才能表现出来,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我和我们班另一名老师,孩子们画的都很高兴,虽然画的并不好,但是看得出画里是有感情的。形不似神似。有一个孩子画的我们像怪兽,有的孩子画的像公主,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片黄,我问画的是什么,他说是我,因为我那天穿了一条黄裙子。
  二、幼儿艺术教育的创新
  幼儿艺术教育创新问题的提出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幼儿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儿童天生就具有热爱和探索艺术活动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倾向被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继续保持,往往被限制甚至被扼杀。随着社会的变革,知识经济的发展,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园对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不少研究,如:办幼儿艺术教育兴趣班、进行综合主题艺术教育等,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围绕主题的艺术教育学科与其它教育学科的结合只是老师导演下的结果,虽有一些效果,但仍摆脱不了集体教学中的分科状态,学科与学科之间只是牵强的结合,教学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重知识、技能传授,重结果、轻过程仍占一席之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我们的教育方法、教育行为形成了一定的定势,在这种课程方式培育下的孩子,一是照葫芦画瓢跟着老师走,二是艺术缺乏生活的源泉,远离创造的激情,三是兴趣的减退,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四是动手能力差,影响创造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的机械刻板、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
  幼儿艺术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人格素质。而传统艺术教育课程方式培养下的幼儿循规蹈矩,无论也跳不到属于他们的天地,这种被误导、被曲解的艺术教育已扼杀了不少正要迸发出创造火花的幼苗。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新《纲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的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三、幼儿艺术教育促素质发展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是竞争的世纪。要创造、要竞争就要激发人大脑中的认识潜力,而艺术教育是激发潜力的较好方法。艺术教育是右脑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历史的事实说明大多科学家是热爱艺术的,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字公式组成。”他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会吹圆号,弹钢琴,他的名言是“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有一句话可以精当地概括左脑与右脑,科学家与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我园艺术教育开展了音乐、美术、语言。把艺术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幼儿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艺术教育,因为音乐、美术、语言是幼儿喜爱的活动,通过学中论、说中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艺术,初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技巧技能、音乐智能、体育运动智能、空间位置技能、人际关系和认识自己的智能。通过艺术教育,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的体质有明显的增强。
  启迪小班的幼儿创造思维发展时,需要教师有目的语言指示与引导,最初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以问答的方式鼓励幼儿自由地、无拘束地想像,幼儿的答案越多越好。开始的问题是幼儿常见的,如:“圆形的东西有哪些?”“会飞的东西有哪些?”同样的问题,经过多次反复提问,答案会越来越多。开始幼儿的回答种类单一,经教师语言暗示后学会归类回答。例如:“会飞的东西有哪些?”当孩子的答案总是围绕“蝴蝶”等昆虫类东西时,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暗示,帮助幼儿拓宽思路。教师说:“飞机会飞”。幼儿会跟着说:“还有火箭、导弹、天上飞的小鸟”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幼儿的创造思维有了进一步提高,小班就进行美术活动——绘画,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是绘画的重要启蒙阶段。人们习惯把幼儿绘画看作一种技能训练,忽视对幼儿思维的训练,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绘画能够更自由、直接地表达出他们语言不能表达的,对外部世界的感情和自己内心的感情。而大班幼儿在进行创造性游戏——建筑游戏,表现了较高的创造思维,小朋友利用废旧物品(牛奶盒、纸盒)创造了江河两岸的美好环境,利用废旧物品盖高楼,做路灯铺绿化带,造绿道……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语言,学会团结协作,开发了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幼儿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出活泼大方、思维活跃,较好地开发了幼儿在计算活动的思维。通过艺术教育,锻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礼貌的良好行为。
  我初步体会了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效果,必须进一步进行艺术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