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一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想法

【作者】 陈 鹤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仓房沟中路97号第十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复习课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临学业水平测试的高一年级,但许多教师对复习课的讲法缺少改进和创新,要么就是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满堂回忆知识点,要么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这样的复习课,教师累,学生苦,收效也未必有多大。如何高效的帮助高一学生进行地理复习,一次以复习课为主题的优质课大赛让我有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复习课  温故知新  提高能力
        当了十几年的地理教师,多年的一线教学给了我丰富的授课经验,不夸张的说,各个年级,各种内容:新课、复习课、习题课可以说手到擒来,可是一次以高一复习课为课题的优质课大赛改变了我很多想法,原来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复习课应该这样上!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但高一年级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很多时候复习课都被我们上成是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又或者以练代讲,让学生在题海中摸爬滚打,将复习课变成了知识训练课。一堂课上下来教师觉得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有时还听的疲惫不堪,课堂效果与老师的付出不成正比。所以“温故”重在查漏补缺,凡是学生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不再补,补的应该是那些学生容易遗忘和易于出错的知识。其次是“知新”,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炼解决问题新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有创造性地引导和指导复习,体现一定的设计艺术,以此吸引学生,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系统地掌握已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温故而知新。
  但只是做到了“温故知新”是远远不够的,“提高能力”才是复习课的最终目标。能力的提高需要适当的训练,但绝不是让学生不厌其烦地重复做题,而是要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题,且题量不宜大宜精,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学生做题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总结和归纳。
        具体实施过程:
        一、备课。
  教师必须对要复习的知识进行提炼,把重要知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压缩”,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高一年级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在研究课标要求和试卷的基础上把握好考点,在考点上下功夫。
  二、导入课题,引领目标
  复习课的课题导入,语言要简练,最好由一句话导入。引领目标可以是课标也可以是学业考试要求,总之要突出复习的必要性。同时复习课的目标定位还要考虑到新授课还没有到位的目标。
  三、抓好课前诊断
  课前诊断,可以是在导入新课时对上一节课复习的内容要点进行简短的提问,也可以采用精选题目检测的形式。课前诊断能保证学生至少在本课前几分钟能够迅速地回顾一下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要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的放矢。
        四、教师要精讲巧练,当好“主持人”
  教师在科学设计好复习步骤的同时,也要讲究复习课堂的动态生成,将课堂定位在学生的“学”上,学会倾听,善于抓住细节,通过“主持人”的“串场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适时、适度地解决学生的困惑,通过巧练不断发现学生对知识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但要注意巧练不同于多练。同时,对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在梳理(不是复述)、归纳(不是罗列)、感悟(不是问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方法的温故知新。
  五、适当做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很多时候我们到了复习结束、考试的前一两天时才匆匆地将应试的秘诀倾囊相授,殊不知,这种填鸭式的“速成法”并不奏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课中可以结合复习内容,在适当的“情境”中,经常性地向学生传授些应试的技巧,细水长流,才能让学生内化于心,诉诸于行。
  六、终结性综合检测
  复习课的主要活动是围绕知识主干、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的,不可能对复习范围内的所有知识面面俱到,所以终结性的反馈一方面是针对该堂内容的练习题,落实书面上,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堂堂清”,以便能让学生及时的弥补缺漏。
  总之,对于高一地理教师而言,如何在复习课中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避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如何做到知识让学生自主疏理,网络让学生参与构建,应用让学生充分训练,规律让学生探究发现,错误让学生互动争辩,方法让学生感悟提炼,最终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这些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