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科教师也要关注家庭教育

【作者】 宋昆谋 焦娅琼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一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工作内容的人多半是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往往把学科教学作为己任,对学生的家庭和家庭教育关注不够,认为这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随着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学校教育发展,这种认识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学科教师也要关注家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家庭,作为首属群体始终影响、制约着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个社会场所,也是伴随终生的社会存在,故称之为人社会化的首属群体。人的社会知识,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就在家庭中潜滋暗长。即使到了学校,家庭的存在也从未销声匿迹,而是常伴左右,如影随形。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往往与家庭有关。通校的学生如此,寄宿的学生也是如此。教师教学,不能无视这种现实。事实上,教师教学只是这种已经开启的社会化进程的历史延续,不可能游离于这种历史进程之外。自觉到这种社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师应有的胸襟。照本宣科,把教科书作为紧箍咒,见物不见人,只是教书匠的故技,不能进入教师的法眼。
  培养核心素养,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随着素质教育深度推进,核心素养理论正在影响着学校教育。核心素养之核心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只是囿于学校,甚至囿于学科,没有看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就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所以,要做好学科教学,要做好学校教育,不能无视家庭,不能无视家庭教育。学校要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教师在立足于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家庭、关注家庭教育。只有认识到关注家庭、关注家庭教育的价值所在,核心素养理论才能在教师的心中扎下根。
  学科教师也要关注家庭教育,这不只是一种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得到了实践检验。家庭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作为山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自2015年开题以来,共有17所学校参与其中,包括威海市荣成三中、烟台市龙口市第一中学东校、荷泽市单县第九中学、德州市同济中学、德州市第九中学、德州市平原教育局、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东营市胜利第十中学、青岛市即墨市长江路小学、青岛市平度市广州路小学、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济南长清第一中学、淄博六中、淄博市张店和平小学、淄博十八中、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南营小学、淄博市高新区华侨城小学等。这项课题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分成三个阶段,逐步展开。第一阶段,以“备课如何备家庭”为主题;第二阶段,以“课堂里面有家长”为主题;第三阶段,以”教师家长如何会心”为主题。例如,在第一阶段,围绕备课如何备家长这一主题,具体讨论了课堂教学与学生家庭存在着的客观联系,讨论了如何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家庭的因素,讨论了备家庭如何成为教师的工作常态和职业习惯,如何融入教师的学科教学思想之中。讨论历时三周。第一周:回望那些家庭场景——备课中的瞬间。老师们畅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备教材、备教法之外,如何备学生的具体情景,老师们认识到备家长可以说是备学生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梳理了自己如何备家长的一些经历。第二周:分析那些家庭场景——备课中的偶遇。在前一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选中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对学生家庭背景的了解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些学生的家庭因素甚至可能成为值得关注和分析的个案。第三周:留住那些场景——备课中的必然。在讨论中,大家认识到课堂并不能成为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唯一阵地。关注有利的家庭因素,回避不利的家庭因素,从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角度激发教学新的活力,从感性走向理性,在备课中找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大家明确了高效课堂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而全面地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备课过程中对家庭因素的考量和研究能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交流了思想,形成了共识,还谈到了一些典型案例:一名学生在上课时睡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与学生沟通,老师了解到,学生担任了网络主播,要熬夜到夜里2点,月收入800元。老师与家长沟通后才发现,家长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只是感到棘手,才没有跟老师说。还有一名学生,做作业的速度突然变慢了,成绩从上游降到了中下游。教师在与学生多次沟通中,发现了问题的结症。原来,孩子的妈妈总是催促孩子,让孩子情绪低落,失去了自信心,好心办了件坏事。于是,老师告诉这位妈妈,情绪是做事的最大动力,天塌下来,也要笑一笑。老师们还谈到一个平时按时到校的孩子,突然迟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沟通了解,原来孩子的父母闹矛盾了,夜里吵架,影响了孩子睡眠。这些事实说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家校合作,不能远离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