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探究
【作者】 方 华
【机构】 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前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拥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习惯是保证后续发展的前提和必要基础。了解目前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幼儿园更好地组织体育活动,幼儿更好地成长,对家长、教师、幼儿园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探究
随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逐步深入实践,幼儿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幼儿园,老师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身体,以此来作为幼儿健康发展的根本。"体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幼儿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属于狭义体育的范畴。幼儿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预备阶段和基础环节,幼儿体育活动是指能使幼儿的机体得到锻炼、强健的运动,幼儿园的相关活动有早操、户外活动、运动会、亲子游戏等等。
一、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组织目的不明确
目前幼儿园组织的体育活动由专业体能老师和带班老师两部分组成,很多幼儿园都会外聘体能老师来组织幼儿的体能活动。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外聘教师不了解幼儿的发展,因此设计的活动没有考虑到差异性,同是大班的幼儿,有的班级或学校幼儿发展相对较好一些,有的却相对弱一点,但是他们设计的活动却是一样的,体能老师只是根据机构的计划完成任务,并不知道幼儿在这其中能获得什么。
(二)活动适宜性不强
外聘体能老师,按照已经排好的课程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没有考虑适宜性。带班老师在这个方面会相对好一些,因为对班上幼儿的了解要比外聘教师多很多,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适宜性要相对体能老师强一些。
(三)练习形式不恰当
恰当的方式会让幼儿锻炼的目的发挥得更充分,不适当的方法会事倍功半。比如在活动中有时候锻炼的部位只集中在一个位置,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对幼儿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适当的锻炼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良好的专业素质,会让教师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态度是活动进行的关键。在一些较偏远的地方,幼儿园的教师有些不是专业出身,所以对于一些专业上的知识,并没有那么愿意去接受,他们认为工作就是照顾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其他的可以忽略。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避免事故,大多数活动都选择在室内进行,这样就大大的保证了幼儿人身安全。
(二)观念陈旧,活动流于形式
无论是教师或者家长在科学教育中都仍然存在着陈旧的观念,家长认为自己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及能力,"教育"理所当然是幼儿园的事,而教师是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只需要把孩子放心托付给幼儿园就行了。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观念制约下,教师亦不自觉的扮演着灌输者和主导者的身份,并没有考虑进行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
三、提出建议
(一)对家长的建议
多与教师交流,了解幼儿成长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些事情,用正确、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幼儿发展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幼儿的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幼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
(二)对教师的建议
提高体育活动方面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对于专业体能老师来说,他们具有更好的专业性,但是对幼儿了解较少,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和带班老师进行一个沟通,了解班上幼儿的具体发展,怎样的活动更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带班教师相对体能老师而言,对班上幼儿的了解更全面,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在考虑适宜性的情况下,试着去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活动,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幼儿园的建议
加大力度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倡导,活动设计实施必须落到实处。可以在已有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制度,为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提供合理的建议,教师在这里讨论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解决,这样可以让幼儿的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让教师之间相互借鉴,为更好地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同时,教师应学会创设幼儿体育活动环境,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家园结合及时进行教育评价等。
体育活动在幼儿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毋庸置疑,身体的运动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具有很高的价值。教师应利用自身的已有知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在适宜性的基础上做到多样化、吸引性、新颖性,这样可以更好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侨丽.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顾荣芳.从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谈起:幼儿健康教育与各领域教育之关系探讨[J].幼儿教育,2005(3).
[3]张智颖,王延奇.新世纪幼儿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7(2).
[4]李晔.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谈幼儿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6(2).
关键词:学前儿童;体育活动;探究
随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逐步深入实践,幼儿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幼儿园,老师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幼儿的身体,以此来作为幼儿健康发展的根本。"体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幼儿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属于狭义体育的范畴。幼儿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预备阶段和基础环节,幼儿体育活动是指能使幼儿的机体得到锻炼、强健的运动,幼儿园的相关活动有早操、户外活动、运动会、亲子游戏等等。
一、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组织目的不明确
目前幼儿园组织的体育活动由专业体能老师和带班老师两部分组成,很多幼儿园都会外聘体能老师来组织幼儿的体能活动。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外聘教师不了解幼儿的发展,因此设计的活动没有考虑到差异性,同是大班的幼儿,有的班级或学校幼儿发展相对较好一些,有的却相对弱一点,但是他们设计的活动却是一样的,体能老师只是根据机构的计划完成任务,并不知道幼儿在这其中能获得什么。
(二)活动适宜性不强
外聘体能老师,按照已经排好的课程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没有考虑适宜性。带班老师在这个方面会相对好一些,因为对班上幼儿的了解要比外聘教师多很多,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适宜性要相对体能老师强一些。
(三)练习形式不恰当
恰当的方式会让幼儿锻炼的目的发挥得更充分,不适当的方法会事倍功半。比如在活动中有时候锻炼的部位只集中在一个位置,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对幼儿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适当的锻炼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过度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良好的专业素质,会让教师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积极的态度是活动进行的关键。在一些较偏远的地方,幼儿园的教师有些不是专业出身,所以对于一些专业上的知识,并没有那么愿意去接受,他们认为工作就是照顾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其他的可以忽略。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避免事故,大多数活动都选择在室内进行,这样就大大的保证了幼儿人身安全。
(二)观念陈旧,活动流于形式
无论是教师或者家长在科学教育中都仍然存在着陈旧的观念,家长认为自己不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及能力,"教育"理所当然是幼儿园的事,而教师是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只需要把孩子放心托付给幼儿园就行了。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观念制约下,教师亦不自觉的扮演着灌输者和主导者的身份,并没有考虑进行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
三、提出建议
(一)对家长的建议
多与教师交流,了解幼儿成长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些事情,用正确、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幼儿发展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幼儿的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幼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
(二)对教师的建议
提高体育活动方面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对于专业体能老师来说,他们具有更好的专业性,但是对幼儿了解较少,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和带班老师进行一个沟通,了解班上幼儿的具体发展,怎样的活动更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带班教师相对体能老师而言,对班上幼儿的了解更全面,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在考虑适宜性的情况下,试着去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活动,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幼儿园的建议
加大力度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倡导,活动设计实施必须落到实处。可以在已有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制度,为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提供合理的建议,教师在这里讨论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解决,这样可以让幼儿的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化,也可以让教师之间相互借鉴,为更好地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同时,教师应学会创设幼儿体育活动环境,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家园结合及时进行教育评价等。
体育活动在幼儿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毋庸置疑,身体的运动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具有很高的价值。教师应利用自身的已有知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在适宜性的基础上做到多样化、吸引性、新颖性,这样可以更好地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育和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侨丽.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顾荣芳.从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谈起:幼儿健康教育与各领域教育之关系探讨[J].幼儿教育,2005(3).
[3]张智颖,王延奇.新世纪幼儿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7(2).
[4]李晔.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谈幼儿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