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化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探索
【作者】 蒲学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苟角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初中化学实施有效教学,就应加强氛围营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是调动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策略。在此基础上,加强实验教学,发挥以优辅差作用,就具有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了。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实施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而要真正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策略,就要与传统的基于“教师中心论”的“一言堂”模式告别,更新教学理念,特别是运用“学为主体”理念来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才能起到效果。又特别是对于象化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更需要基于“学为主体”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才能着实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化学探究精神。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学为主体”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氛围,加强学生兴趣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就应成为我们教学的首始,这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策略,只有当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学习效果自然就凸显出来了。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害怕化学的心理,他们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有的连信心都没有,这样的学情,显然不能使之主体性得以发挥。因此,我们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在课堂上,我做过这样的实验: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化学没有兴趣,甚至有些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说:“只要你们相信老师能帮助你们,你们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好化学”。当时很多学生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避免出现害怕上化学课的心理,我总是以轻松和蔼的语言介绍这节课的知识。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总是去收集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铁树开花,水变牛奶等),在课堂上演示给他们看。之后,我又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将我所做的实验再重新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学生慢慢地爱上了化学。为了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很容易学的学科,我告诉学生你们只要给自己5—10分钟认真看书或问问题的时间,老师不讲你一样能学会知识。从此以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日渐趋浓。有时学生还会告诉我,老师,今天的知识不用你讲,我都能理解了。这样的有效教学实际就是一种情感培养,一种兴趣培养的策略。
二、以优辅差,充分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
优生是班集体的宝贵财富,是撑起我们课堂的希望,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预先判断。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班级中起到以优辅差的作用。那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带头作用呢?即让他们既能充当学生又能充当老师,是尽快提高班级成绩的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让优生带动、影响,帮助自己周围的同学,这可是一股很强的力量。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避免整体讲授的方式方法,这样,有时会浪费优生的时间,尤其是只针对差生的问题。我们教师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指导,同时优生还可以帮助一些差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实验教学:①创新演示实验教学。②做实学生分组实验。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
四、加强学法指导,授予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理念是我们教师耳熟能详的,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法指导,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视学习不再难,而是有法可施,有法可选,这样主体性自然就能去发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把方法指导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且融会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我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制取时,我先讲解收集氧气所需要的药品和仪器,以及收集氧气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根据仪器的安装规律安装好,再准备药品来制氧气”。这样循序渐进,从仪器、安装、药品、操作到收集氧气,不断推广开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方法,具备自学自做的能力,并激发和鼓励学生多去做一些有益的实验,这是提高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
五、实施有效教学,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应尽量激发学生自己去总结学习方法,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不等学生总结完毕,就匆忙做出结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只作一些科学的必要性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差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加大训练和学习的力度,使全班学生基本上保持智力的平衡,如果忽了这一点,就容易拉大差生与优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仅仅是我本人在新课改实施有效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相信各位同仁也在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虽然我们各施其法,方法不同,但我们都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为提高学生化学成绩,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而埋单。实践中,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相信,我们化学教学在提升有效性方面就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闵林凤,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才智,2011年。
[2]杨春菊,在初中化学实验及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08年。
[3]周胜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4年。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实施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而要真正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策略,就要与传统的基于“教师中心论”的“一言堂”模式告别,更新教学理念,特别是运用“学为主体”理念来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才能起到效果。又特别是对于象化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更需要基于“学为主体”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才能着实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化学探究精神。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学为主体”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氛围,加强学生兴趣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就应成为我们教学的首始,这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策略,只有当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学习效果自然就凸显出来了。实践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害怕化学的心理,他们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有的连信心都没有,这样的学情,显然不能使之主体性得以发挥。因此,我们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在课堂上,我做过这样的实验: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化学没有兴趣,甚至有些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怎么学也学不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说:“只要你们相信老师能帮助你们,你们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好化学”。当时很多学生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避免出现害怕上化学课的心理,我总是以轻松和蔼的语言介绍这节课的知识。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总是去收集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铁树开花,水变牛奶等),在课堂上演示给他们看。之后,我又让学生到讲台上去将我所做的实验再重新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学生慢慢地爱上了化学。为了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很容易学的学科,我告诉学生你们只要给自己5—10分钟认真看书或问问题的时间,老师不讲你一样能学会知识。从此以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日渐趋浓。有时学生还会告诉我,老师,今天的知识不用你讲,我都能理解了。这样的有效教学实际就是一种情感培养,一种兴趣培养的策略。
二、以优辅差,充分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
优生是班集体的宝贵财富,是撑起我们课堂的希望,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预先判断。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在班级中起到以优辅差的作用。那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带头作用呢?即让他们既能充当学生又能充当老师,是尽快提高班级成绩的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让优生带动、影响,帮助自己周围的同学,这可是一股很强的力量。教师在课堂中尽量避免整体讲授的方式方法,这样,有时会浪费优生的时间,尤其是只针对差生的问题。我们教师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指导,同时优生还可以帮助一些差生,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实验教学:①创新演示实验教学。②做实学生分组实验。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
四、加强学法指导,授予学生主动学习策略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理念是我们教师耳熟能详的,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法指导,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视学习不再难,而是有法可施,有法可选,这样主体性自然就能去发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把方法指导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且融会到课堂教学中去。比如我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制取时,我先讲解收集氧气所需要的药品和仪器,以及收集氧气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根据仪器的安装规律安装好,再准备药品来制氧气”。这样循序渐进,从仪器、安装、药品、操作到收集氧气,不断推广开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方法,具备自学自做的能力,并激发和鼓励学生多去做一些有益的实验,这是提高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
五、实施有效教学,还应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应尽量激发学生自己去总结学习方法,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不等学生总结完毕,就匆忙做出结论。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只作一些科学的必要性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智力差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加大训练和学习的力度,使全班学生基本上保持智力的平衡,如果忽了这一点,就容易拉大差生与优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仅仅是我本人在新课改实施有效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相信各位同仁也在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策略。虽然我们各施其法,方法不同,但我们都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为提高学生化学成绩,培养学生化学素养而埋单。实践中,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相信,我们化学教学在提升有效性方面就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闵林凤,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才智,2011年。
[2]杨春菊,在初中化学实验及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08年。
[3]周胜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