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意义浅析
【作者】 吕 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雷峰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是时代所趋,要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我们要精心设计,科学运用,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素养服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 信息技术 整合 实践意义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特别是在媒体教学常态化呼声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初中英语作为奠基的重要平台,在这股强大势流来袭,也果敢地在融合了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技术集成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形、图像、文本、超文本等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因而,深受教师热衷和青睐,被广泛用于教学中,其意义非常明显。
一、可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激趣就成为我们很多教师教学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所展现的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使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同时,鲜活的场景也让学生真实感受所教内容的可信性。例如,我们在教学“Module 6 Unit 2 ”时,就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日益严重现状的视频,展示多年来植树造林与“三北”防护林对防沙固沙及保护水土流失的成果,通过呈现,让学生在历历在目的场景刺激下,既产生了积极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可快速创设英语教学环境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是多边多向的活动。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而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交际活动就难以开展。而我们内地学生,大多没有英语交流平台,不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兴趣不浓也好理解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英语交际情境,在这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景中,让他们感受、理解到具体情景传递的信息,从而触景生情,产生“我想说”的交际欲望。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情感,发展学生英语表达兴趣。现行英语教材上有很多情境内容,如购物、借物、问路等,教学时,我们就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整合,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的呈现,既能帮助学生搭建英语交际平台,又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向课堂要质量,因为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过去的英语教学,学生参与面少,语言实践机会少,因而英语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怪圈中就不难已理解了。我们知道,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需要实践平台反复训练。而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为一体,加快了课堂节奏,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时,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词汇、课文朗读、练习题都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其超文本和情境功能,任意调用,反复出现,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大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四、有利于突破教材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没有或很少有“主体产生问题”的过程,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和行为没有预定的方向和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难以达到品味深刻句子的含义、理解词句意思的目的。对所解释的词语、句子、意思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机械呆板的做法,既妨碍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又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但能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还能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获取新知创造条件。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不仅记忆容量大,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如具体思维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以及识别能力等方面,右脑优于左脑。人的右脑主要管形象、感性想象和悟性的,直观形象的感受,对激活右脑产生悟性很有效。比如在复习词汇时,我们可把要复习的come、get、see、visit、turn、matter、sell、show、interesting等单词利用多媒体制成“热区”教学软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所学过的关于这些单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回答的单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展示该词的有关用法,进行查缺补漏,学生加以记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师也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了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与英语教学整合,其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只要我们能合理地使用,科学设计,通过情境创设和语言交际情境的搭建,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之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又好又快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保国,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及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2]舒瑜,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有关思考[J].考试周刊,2007年。
[3]陈静,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问题的浅探[J].大众文艺,2011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 信息技术 整合 实践意义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特别是在媒体教学常态化呼声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初中英语作为奠基的重要平台,在这股强大势流来袭,也果敢地在融合了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技术集成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形、图像、文本、超文本等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因而,深受教师热衷和青睐,被广泛用于教学中,其意义非常明显。
一、可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激趣就成为我们很多教师教学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手段所展现的信息既看得见又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在这种条件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使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同时,鲜活的场景也让学生真实感受所教内容的可信性。例如,我们在教学“Module 6 Unit 2 ”时,就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我国水土流失、沙漠化日益严重现状的视频,展示多年来植树造林与“三北”防护林对防沙固沙及保护水土流失的成果,通过呈现,让学生在历历在目的场景刺激下,既产生了积极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可快速创设英语教学环境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是多边多向的活动。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而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交际活动就难以开展。而我们内地学生,大多没有英语交流平台,不能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兴趣不浓也好理解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英语交际情境,在这种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景中,让他们感受、理解到具体情景传递的信息,从而触景生情,产生“我想说”的交际欲望。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情感,发展学生英语表达兴趣。现行英语教材上有很多情境内容,如购物、借物、问路等,教学时,我们就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整合,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的呈现,既能帮助学生搭建英语交际平台,又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向课堂要质量,因为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过去的英语教学,学生参与面少,语言实践机会少,因而英语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怪圈中就不难已理解了。我们知道,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需要实践平台反复训练。而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为一体,加快了课堂节奏,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教学时,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词汇、课文朗读、练习题都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其超文本和情境功能,任意调用,反复出现,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大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四、有利于突破教材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没有或很少有“主体产生问题”的过程,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和行为没有预定的方向和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难以达到品味深刻句子的含义、理解词句意思的目的。对所解释的词语、句子、意思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机械呆板的做法,既妨碍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又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但能引导学生认真看书,养成自己学习的好习惯,还能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获取新知创造条件。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不仅记忆容量大,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如具体思维能力、对空间的认识能力、对复杂关系的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以及识别能力等方面,右脑优于左脑。人的右脑主要管形象、感性想象和悟性的,直观形象的感受,对激活右脑产生悟性很有效。比如在复习词汇时,我们可把要复习的come、get、see、visit、turn、matter、sell、show、interesting等单词利用多媒体制成“热区”教学软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所学过的关于这些单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回答的单词。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展示该词的有关用法,进行查缺补漏,学生加以记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师也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了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与英语教学整合,其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只要我们能合理地使用,科学设计,通过情境创设和语言交际情境的搭建,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之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又好又快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保国,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研究及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
[2]舒瑜,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有关思考[J].考试周刊,2007年。
[3]陈静,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问题的浅探[J].大众文艺,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