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叶 颜

【机构】 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切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关键词:主题班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班主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社会走入校园,学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初中生的思想教育,主题班会是班级思想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对初中生渗透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班主任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从德育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学校德育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德育教育要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实着力点,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思想方式和价值取向使许多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些不良思想在一些学生中快速蔓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引领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其次,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德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而理想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学生的奋斗目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然后,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涵育精神文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最后,有利于规范中学生的行为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它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这些内容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有很多,主题班会是学生与班主任互相交流的重要阵地,而且它是全员的,形式是多样的,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将主题班会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利用主题班会,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树立远大的理想。
  为了引导学生对未来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进行理性的探索,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了解树立远大的理想的重要性,明白规划人生的步骤,提升人生生命价值,我班召开了“明确理想和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的主题班会。每位同学需要按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因为目标是动力,没有动力的人会停滞不前!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要自我把握自己的未来,切合自己的实际来眺望未来! 
  本次主题班会课,通过讲故事、学名言、看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的重要性。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需有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次班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内在动力,在一段时间内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二)利用主题班会,讨论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增强纪律观念。
  在初中阶段,遵守校规班规是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体现。班级规章制度应由师生共同制定。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符合班级实情,也易于遵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约束性,能成为班主任和学生民主管理班级的有力依据,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保障。及时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能帮助学生起到凝聚班级意志的作用。通过班级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倡导良好习惯,激励和鞭策学生,为创建优秀的班集体而努力。
  初中生处于向青年时期过渡阶段,意志、性格还不稳定和成熟,课堂上会注意力分散,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这时,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我班连续召开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和“我的纪律我做主”的两个主题班会。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话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和执行班级规章制度,增强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增强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利用主题班会,弘扬传统文化,涵育精神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弘扬传统文化,涵育精神文明,我班连续召开了“感恩父母”和“诚信伴我行”的两个主题班会。在“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上,通过歌曲、观看视频、填写调查表、手工制作、话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使学生了(下转第35页)(上接99页)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在“诚信伴我行”的主题班会上,通过成语故事、观看视频、格言制作、话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懂得诚信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三、结语
  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渗透学生心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学生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利用主题班会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师生积极搜集素材,课中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后要认真总结,积极巩固,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
        [1]龙静云,熊富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2009,(8):33. 
        [2] 陈静,周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06):.
        [3]尹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31.
        [4]王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5]丁如许.初中主题教育36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黄妍.高校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研究[J].山西青年,2016,05:183.
        [7]张雪莲.如何利用主题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界,2015,12:56.
        [8]孙晓丹.价值观主题班会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5(703):73.
        [9]姚燕,李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16):94.
        [10]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