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

【作者】 朱小均

【机构】 四川省茂县土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考的起点。科学概念更是以其准确性、严密性而获得人们的认可。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呢?本文从强调突出概念、建构正确概念、科学记忆概念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更好的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强调突出概念、建构正确概念、科学记忆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的,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初中生物教学必须以概念教学为主线,以教材中的重要概念的为主体,要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促进学生清晰地建构科学概念,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以提高现代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在长期的概念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今就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强调突出概念
        对于自学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还不强的初中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重点、突出概念显得尤为重要。有时教材洋洋洒洒好几页,学生看完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此时哪怕是小小的提示或强调都会像一盏迷茫中的明灯,指引着他们学习的方向。
        二、建构正确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常发现生物学科中的概念存在着事实概念与知识概念的区别。而这正是学生最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如果不及时给予解除,将会是日后学习中严重的隐患。要想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单靠简单的讲述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当认真领会课标的精髓,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正确的科学性的名词概念。
        1.让学生接触具体的事物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像生物这种自然学科,很多的知识只有亲身体验,亲自操作,亲眼所见,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真谛。从而建构起科学的概念。如生物学习的最常用工具——显微镜。仅凭口头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显微镜的每个结构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老师边讲解学生边认识边操作,不用吹灰之力学生就能基本掌握。所以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在实物面前印象深刻,豁然开朗。
        2.正确提示概念的内涵形成科学概念
        概念是抽象的,简短的,对于初学学生来说不容易从简单的字眼中领会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生物概念的科学性,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正确的科学的理性思维,以便对概念有个正确的科学认识。
        三、科学记忆概念
        生物教学中应当以概念知识为教学目标和重点。正确理解生物学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基础,只有掌握、记忆概念才能更好地正确应用概念进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只听不记,全当耳旁风是部分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如何能让学生轻松、准确、牢固、科学地记忆是教学的关键。教学中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概念,采取恰当教学方法把概念的抽象变形象,把复杂变简单,让学生轻松地记,高兴地学,愉快地考,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所应达到的最高的境界。
        1.幽默的语言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马卡连柯又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还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简单的语句无疑是一付“催眠剂”,而幽默语言的应用不但可以营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气氛,还可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具体化和通俗化。
        2.适当的比喻
        比喻就是用生动的、熟悉的或者浅显的事物去说明那些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或原理,使抽象、枯燥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趣味化。从而消除学生的畏惧、厌学心理。比如在讲到光合作用时把绿叶比作工厂、细胞比作车间、叶绿体比作器官;在讲到血液循环时把红细胞比作环城路上行走的出租车,氧气象需要运送的客人,一氧化碳象道路上出现的拦路恶霸,强行上车,坚决不下车。诸如此类的比喻相信学生都爱听、听得懂还能记得牢。
        3.形象的动作
        随着教学条件的提高,直观教学已经常被应用到生物的课堂中,如实验、模具、挂图、多媒体图像等,但是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殊性,使得课前的准备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随时能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也能把抽象、难懂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4.角色的客串
        角色客串类似于角色扮演,但有时不需要真正的人物剧情,可以广泛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来替代,在此把它称为客串。如在讲完血液成分时个别学生还似懂非懂。我通过口述煮了一锅牛肉虾丸汤。滚烫的开水中放进包馅的牛肉丸,个大数量少;再放进红色无馅的虾丸,个小数量多。“哦,红细胞”。有学生反应过来了。接着学生还主动往里加入切碎的芹菜末,最小还不规则。味精、盐、糖、醋等作为溶解在汤中的调味品。大家熟悉的肉丸汤中的各成员成功地替代了血液中的各成分。使原本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形象化。避免了呆板、痛苦的死记硬背。不知不觉中把已学的概念成功地熟记于心。
        建构概念教学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它符合现有的教育形式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它的科学应用和实施将会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毕春丹.初中生物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05、01;
        2. 甄真.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06、01;
        3. 郭冰.概念图策略在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