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其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 唐 琴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口语是人们交流的基本方式,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如果在与别人交流时,不能把话说清楚、简洁、准确或说话不自然,没有礼貌等,造成沟通困难,势必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培养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发展幼儿的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是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南》直接将“儿童”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明示出来,强调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如何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有话可说
语言交流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展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幼儿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维经验。首先,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创设交流的的话题,比如班上孩子表演《小猴子下山》: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这时提问孩子: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兔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呢?让孩子在想象中交流,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就课堂环境寻找交流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有意创设环境引发学生交流。如老师刚走进教室,可以配上夸张的动作说:“老师昨天晚上走在街上,路灯突然灭了,吓了我一大跳。小朋友们,你们有吓一跳的时候吗?”同学们有的说家里停电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吓一大跳;有的说星期天到农村去,突然一条大黑狗跑出来差点咬了自己一口,吓了一大跳;还有的说哥哥晚上戴了一个面具,吓了一大跳……
二、有礼貌说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如面带微笑,主动向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时能说清楚;不小心冒犯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谈话不插嘴……同时对幼儿口语交际中暴露出来的言语消极面应加以否定,如骂人、暴粗口等。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情境表演、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儿童故事《小熊和小兔》时,我就引导孩子们注意小熊和小白兔的语言“欢迎”“对不起”“没关系”等,同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要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要学习小白兔礼貌地与人说话,热情地对待朋友,同时也要学习小熊知错就改。
三、人人都说
在学前教育口语交际中,有时经常出现少部分学生不愿说,或者他们所说的偏离老师的主题引来其他同学的笑,造成不敢说。当发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只听不说,教师可有意提供语言示范,以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其参与说话;当讨论出现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观点等方式引发学生话题。词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词语的训练,多组织一些专门练习语言的游戏,借助多种形式训练说话。答案的多元性往往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多方面展开话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四、教师要说
在训练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说呢?个人认为应该把握这样几点:一是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比较规范地说,幼儿由于年龄和能力问题,语言表达不完善是必然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说的过程中,应逐步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说礼貌的话。二是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鼓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严重不足,以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去看待问题。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有时需要适度模糊,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的评价就是要点亮每个孩子的光环。在日常的课堂中,经常使用“相信自己,你能行!”“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没想到,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独特,快说出来。”“下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多好的问题,会思考,进步真大。”孩子们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奇。正如马拉古奇所说的“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相信儿童是有力量的和完美的,并且充满很热切的期望和需要。”
真正有意义的教育,需要用心灵呵护心灵,用生命呵护生命,呵护是理解与保护,是发现与肯定,是尊重与支持,是顺应与引导。只要我们用心,相信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日新月异。
“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是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南》直接将“儿童”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明示出来,强调教育应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如何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有话可说
语言交流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展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幼儿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维经验。首先,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创设交流的的话题,比如班上孩子表演《小猴子下山》: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这时提问孩子: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兔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呢?让孩子在想象中交流,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就课堂环境寻找交流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有意创设环境引发学生交流。如老师刚走进教室,可以配上夸张的动作说:“老师昨天晚上走在街上,路灯突然灭了,吓了我一大跳。小朋友们,你们有吓一跳的时候吗?”同学们有的说家里停电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吓一大跳;有的说星期天到农村去,突然一条大黑狗跑出来差点咬了自己一口,吓了一大跳;还有的说哥哥晚上戴了一个面具,吓了一大跳……
二、有礼貌说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如面带微笑,主动向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时能说清楚;不小心冒犯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谈话不插嘴……同时对幼儿口语交际中暴露出来的言语消极面应加以否定,如骂人、暴粗口等。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情境表演、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儿童故事《小熊和小兔》时,我就引导孩子们注意小熊和小白兔的语言“欢迎”“对不起”“没关系”等,同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要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要学习小白兔礼貌地与人说话,热情地对待朋友,同时也要学习小熊知错就改。
三、人人都说
在学前教育口语交际中,有时经常出现少部分学生不愿说,或者他们所说的偏离老师的主题引来其他同学的笑,造成不敢说。当发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只听不说,教师可有意提供语言示范,以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其参与说话;当讨论出现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观点等方式引发学生话题。词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词语的训练,多组织一些专门练习语言的游戏,借助多种形式训练说话。答案的多元性往往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多方面展开话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四、教师要说
在训练幼儿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说呢?个人认为应该把握这样几点:一是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比较规范地说,幼儿由于年龄和能力问题,语言表达不完善是必然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说的过程中,应逐步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说礼貌的话。二是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鼓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严重不足,以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去看待问题。评价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有时需要适度模糊,每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的评价就是要点亮每个孩子的光环。在日常的课堂中,经常使用“相信自己,你能行!”“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没想到,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独特,快说出来。”“下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多好的问题,会思考,进步真大。”孩子们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奇。正如马拉古奇所说的“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相信儿童是有力量的和完美的,并且充满很热切的期望和需要。”
真正有意义的教育,需要用心灵呵护心灵,用生命呵护生命,呵护是理解与保护,是发现与肯定,是尊重与支持,是顺应与引导。只要我们用心,相信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