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作者】 朱 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上西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低年级汉字难认、汉字难学,字词教学效率低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我的一点教学所得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一些正确常用的识字方法,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识字。
  关键词:兴趣  生活  读写  实践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合理的识字形式。一般生字较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可让学生从“要我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找出自己想学、会学的生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集中识字,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也可有意识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归类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识字。
  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活动,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绚丽多彩的游戏,玩耍世界中踏入校门,如果在他们稚嫩的心灵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不但达不到识字的目的,而且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在游戏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是无意的、没有负担的、轻松而又愉快的,但却又是感受深刻的。因此,要尽可能地通过游戏、表演、实验操作、动手模拟等活动,让他们眼、耳、脑、手、口等一齐“动”起来,以激活识字教学。比如开展“我与生字交朋友”游戏活动,把识字教学变成了学生与生字交朋友,既富有情趣性、又融识字。情感教育,人文熏陶、思维发展、语言表达于一体,一举多得,既省时又省力。
  “开火车”游戏识字。让学生当成一列列的火车,依次认读,面向每一个学生。这种游戏,一来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二来能让老师及时发现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以便进行个别指导,好让这些同学不掉队。
  “老鹰抓小鸡”游戏识字。把课文中那些需要识记的生字,称作是躲起来的小黑鸡,而学生就是老鹰,让他们把这些小黑鸡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笔圈上,就代表抓住了他们。不管找到几个都很开心,找不到的还可以问问同学。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把这些生字认读了一遍,加深印象。
  三、自编谜语法识字。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
  编谜语可分为编字谜和编物谜两种。编字谜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直观、形象地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特点展开联想编字谜,还可以根据字义编谜语。如学习“全”和“碧”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全”“碧”,又巩固了旧字“人”“王”和“白”“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真可谓两全其美。 
  又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四、顺口溜识字。
  遇到难字、易错字时,借助顺口溜教学,可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顺口溜识字”教学。
  如我在教学“滚”字时,它的字音、字义都不难,但字形复杂难记。于是,我就给它编了一段顺口溜:“滚”字好记,左边三点水,右边把“衣”分,中间加个“公”,合起就是“滚”。学生一听,一下子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滚的字形。
  在汉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学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张冠李戴,这时候,编几句充满童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外、处”——“像外不是外,多了一长带(处),处字不出头,出头到处走(外)”。通过巧编顺口溜,把学生识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等难关一一攻破。
  五、重视课外实践。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汉字,只要老师能适当的引导,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门、窗、椅、桌”等字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后,然后引导他们对照教室里相对应的事物进行看一看、读一读、认一认。同时又可以调动已有的语言积累,进行词语扩展,巩固识字。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等。我们可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既扩大了识字量,丰富字词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