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有趣的临沂方言

【作者】 孙钦林

【机构】 山东莒南三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要: 文章利用具体的例子,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梳理了临沂方言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临沂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正文: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理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后,现代汉语形成了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只是在局部地区使用的汉语方言,她本身具有一种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可以说,方言是生长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的靓丽的奇葩。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我们说《有趣的临沂方言》,只从地域方面研究山东临沂方言。

我们先来看下面几个段子:(文中加点的字是临沂方言,括号内的字是普通话。由于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和临沂方言发音一样而又意思一样的汉字,所以用和临沂方言发音一样的汉字代替。)

段子一(喝水篇):俺跟嫩(你)佛(说)个事。夜来(昨天)晌午(shangwen)(晌午)俺口卡(渴)的慌,想去哈(喝)非(水),非(水)壶里木(没)非(水)了,俺就去非(水)缸里装非(水)。在非(水)缸里看见一只小老夫(鼠)。那只小老夫(鼠)看见俺了,拼命爬出来跑了。俺就找了一根把棍子(木棍)跟在后头(后面)段(追赶),咔(磕)倒了,把俺耶勒盖子(额头)和各勒稗子(膝盖)都咔(磕)破了,曲紫(紫,用“曲”表程度)曲紫(紫)的,乔(十分)难受。俺就找了一张纸,撕巴(撕,“巴”是后缀)撕巴(撕),油巴油巴(揉一揉)呼了(贴在)各勒稗子(膝盖)上,姜(刚)神思(寻思)再去段(追赶),就瞅(看)着老夫(鼠)被一根(条)长虫(蛇)吃掉了。

段子二(劝架篇):我佛(说)嫩(你)两个银(人)这是揍(干)胜(什)么,好好的亿(日)子不过,大耶(热)天的,从夜来(昨天)瞎晚儿(下午)就知道吵吵。小小子儿(xiaosaor) (小男孩)也木(没)作业(闯祸),老婆也木(没)轧(ga)伙(通奸),识字班(未出嫁的姑娘)也怪巧妙(手巧),嫩(你)看看把小小子儿(xiaosaor)(小男孩)排(pai,三声)(踹)的,腚(屁股)都通红(红,用“通”表程度)通红(红)的,营生(东西,什物)都踢蹬(糟蹋)了。俺瞅(看)得村良的(清楚的),嫩(你)就是得为(deiwei)(故意)腻歪(指使人厌烦和无休止的纠缠)银(人)。往后嫩(你)板板正正(做事认真、走正道,或穿着整齐)的,亿(日)子就过福毯(身心舒泰)了。

通过上面的段子,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梳理临沂方言的一些特点:

一、语音音变

1)声母r和声母y都发音为声母y。在普通话中,声母r与声母y的区别非常明显,例如“燃料”和“颜料”不会发生混淆。但在临沂方言中,声母r和声母y都发音为声母y,例如把“光荣”读成“光永”,把“猪肉”读成“猪右”,把“人(ren)民”读成“银(yin)民”,把“天热(re)”读成“天耶(ye),把“日(ri)子”读成“亿(yi)子”等等。由于声母r读时轻而短,声母y读时重而长,所以,临沂方言中涉及到声母r与声母y的字,读起来都显得重而长。

2)在临沂方言中,由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舌尖后音sh,很多时候被由下唇接近上齿而形成的唇齿音f代替。例如,段子中的“老鼠(shu)”说成“老夫(fu)”, “我说(shuo)”说成“我佛(fo)”, “喝水(shui)”说成“喝非(fei)”, “属(shu)相”说成“符(fu)相”, “舒(shu)坦”说成“服(fu)坦”等等。

3)鼻韵母eng和鼻韵母ong不分。在普通话中,ong的发音要领是:唇拢圆,舌根部隆起接近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中送出。eng的发音要领是:口微张、嘴角向左右展开,舌根部隆起接触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中出来。在临沂方言中,一般是鼻韵母eng代替ong。例如,(deng)” “ (deng) ” “(deng)” “山洞(deng)”等。

4)单韵母ɑ在有些时候代替e。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如有一点变化,就不是纯正的单韵母了。在临沂方言中,单韵母ɑ在有些时候代替e。例如,“口渴(ke)”说成“口卡(ka”, “磕(ke)倒”说成“咔(ka)倒”,“坷(ke)垃” 说成“喀(ka)垃”, “喝(he)水”说成“哈(ha)水”“刀割” 说成“刀轧(ga)”等等。

5)声调的变化。临沂位于鲁东南地区,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声调的变化非常突出。临沂方言的调值中音居多,调型多为降升调,无上升的调型,阳平是53,阴平是214,上声是55,去声是312或者31。所以临沂方言的升调主要是阴平、阳平和去声,而缺乏上升的调值。在临沂方言中,轻声的字词明显少于普通话,再加上临沂方言过多的降升调,临沂方言习惯性地多把轻声和上声都读成阴平,这就导致临沂方言读起来浊而重,生而硬。例如,“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语文”这句话,在普通话中这样读:“wǒ men yí dìng yào nǔ lì xué hǎo yǔ wén” ;在临沂方言中这样读:“wò mēn yī dìng yào nū lì xué hāo yū wén”。

6)儿化音多用后缀“子”代替,或者直接没有儿化音。这也是导致临沂方言读起来浊而重、生而硬的另一个原因。

普通话

雨点儿

光棍儿

树枝儿

侄女儿

小米儿

叶芽儿

钱夹儿

临沂话

雨点子

光棍子

树枝子

侄女子

小米子

叶芽子

钱夹子

普通话

字帖儿

:石阶儿

竹筐儿

门窗儿

酒盅儿

抽空儿

泪珠儿

临沂话

字帖

石阶

竹筐

门窗

酒盅

抽空

泪珠

二、词汇特点

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历史悠久,是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的。在悠久的历史中,临沂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土语方言,现在整理部分:

太阳曰“日头”(ritou), 彗星曰“扫出星”,毛毛细雨曰“下雾露毛”,得意忘形曰“恣的不行”,身心舒泰曰“福毯”,郁闷不舒曰“懊头”,小儿撒娇曰“发犏pian”,讨好于人曰“舔拇”,闯祸曰“作业”,二人投缘曰“对撇子”,鼻流清涕曰“淌鼻子”,狼曰“猫猴子”,蟋蟀曰“看家狗子”,泥鳅曰“泥了狗(migou)子”,不学好、不成气曰“瞎包”等等。

好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扎古”一词在下列句子中含义不同:(1)我的汽车坏了,我要去扎鼓扎鼓(修理修理)。(2)你的病都这么厉害了,你还不去医院扎鼓扎鼓(治疗治疗)?(3)他这样欺负我,早晚有一天我要扎鼓扎鼓(报复报复)他。再如,“板板正正或板正”一词,(1)你今天穿的很板正(指穿戴、装饰整齐)。(2)这个人做事板板正正(指做事认真、中规中矩)的。“木张”一词在下列句中意思各有不同:(1)你不就是得了回第一名吗,木张(炫耀、显摆)什么?(2)小样,有点小本事就木张(比较拽、狂妄)啊?(3)你看看你木张(比较张扬、招摇、轻浮)的,稳重点。(4)就算你说得对,你也不用那么木张(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啊?由此看来,“木张”一般带有贬义或调侃意味。

临沂方言大多反映了琅琊人(古临沂人)对事物的认知。例如,把“院子”说成“天井”,把正房中对着正门口的地面叫做“当门”,就反映了琅琊人对自家住的空间的认知。中国北方古代建筑在平面布置上是以院落为单位的。一个主要建筑物是正房,坐北面南,四周砌上方方正正的围墙,有的还有回廊耳房等附属建筑物,这就是一组完整的生活活动的场所。由于受认知的影响,居住的人站在方正的院子中央,抬头看天,形如天井,这便是整个的世界,因此就把“院子”说成“天井”。尊贵的客人来了,就在正房对着门口的地方招待客人,以示尊贵,这个地方就叫“当门”。 琅琊人把“蛇”说成“长虫”,正反映了琅琊人认知事物的特点。琅琊人认知的“虫”的概念比现在大得多,它是一切动物的总称,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称为“虫”。蛇身体比较长,因此叫“长虫”,老虎的形体比较大,因此就叫“大虫”。 琅琊人认为,人也是“虫”的一种,因此把不劳而获的人称为“寄生虫”,把遭人鄙夷的人称为“可怜虫”,把随声附和的人称为“应声虫”……

三、语法特点

临沂方言,比普通话添加了一些后缀。

1)用“子”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名词,可以指人、指物、指时间或指地名,而以“子、巴、汉” 作为后缀的词语指人时,含贬义。

普通话

雨点儿

光棍儿

菜园

鼻孔

那时候

去年

临沂话

雨点子

光棍子

菜园子

鼻孔眼子

那么子

头年子

普通话

蜘蛛

下巴

石桥(地名)

新店(地名)

结巴

膝盖

临沂话

蛾勒蛛子

下巴颏子

石桥子

新店子

结巴子

各勒稗子

普通话

瘸子

瞎子

聋子

结巴

傻子

额头

临沂话

瘸巴

瞎汉

聋汉

结巴

嘲巴

耶勒盖子

2)用巴、布、拉、鼓、悠等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动词,这些词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使用。例如可以说“撕巴”,也可以说“撕巴撕巴”。

普通话

撕一下

洗一洗

拍一拍

摘一摘

划一划

扒一扒

临沂话

撕巴

洗巴

打布

摘布

划拉

扒拉

普通话

揉一揉

转一转

闲逛

晃动

整理

修理

临沂话

揉巴

转悠

逛悠

晃悠

捣鼓

扎鼓

3)用不拉唧、拉巴唧的” 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形容词,加了后缀之后,这个形容词一般不允许重叠,多带有贬义色彩。

普通话

甜甜的

笨笨的

黑黑的

傻傻的

临沂话

甜不拉唧的

笨不拉唧的

黑拉巴唧的

傻拉巴唧的

4)副词常用前缀“瞎、恶、怪、乔、稀”和后缀“死了”等表示“十分、很、非常”的意思,“瞎、恶”修饰动词,“怪、乔、稀”修饰形容词。“死了”往往是形容词的后缀,含有调侃、讽刺之意。

普通话

十分难过

很好

非常漂亮

胡说

快吃

美得很

很慢

临沂话

难过

稀好

怪漂亮

瞎说

恶吃

美死了

慢死了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轨迹,方言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通过方言研究,我们可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研究词汇承载的背后的文化演变、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祖国。

 

参考文献:

1.刘奉光:《怎样区分ong韵字和eng韵字》(《语文教学通讯》,198304期 )

2.王增智、白洁:《带鼻音韵母的发音问题与对策探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08期)

3.罗佳:《浅析汉语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04期)

4.赵文昊:《蛇为什么叫长虫》(《沈阳日报》,201323A06版)

5.马静:《临沂方言影响下的方言语调的语音状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2期)

 

(山东莒南三中  孙钦林  

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孙钦林,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三中学,邮政编码276600、联系电话13562977756电子信箱shdsql@126.com),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有多篇论文发表在《阅读与写作》《教育研究》《作文周刊》《中国中学生报》《作文导报》《作文报》《考试报》《新课程辅导报》等报刊上。)

















  通过上面的段子,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梳理临沂方言的一些特点:
  一、语音音变
  (1)声母r和声母y都发音为声母y。在普通话中,声母r与声母y的区别非常明显,例如“燃料”和“颜料”不会发生混淆。但在临沂方言中,声母r和声母y都发音为声母y,例如把“光荣”读成“光永”,把“猪肉”读成“猪右”,把“人(ren)民”读成“银(yin)民”,把“天热(re)”读成“天耶(ye)”,把“日(ri)子”读成“亿(yi)子”等等。由于声母r读时轻而短,声母y读时重而长,所以,临沂方言中涉及到声母r与声母y的字,读起来都显得重而长。
  (2)在临沂方言中,由舌尖上翘、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形成的舌尖后音sh,很多时候被由下唇接近上齿而形成的唇齿音f代替。例如,段子中的“老鼠(shu)”说成“老夫(fu)”, “我说(shuo)”说成“我佛(fo)”, “喝水(shui)”说成“喝非(fei)”, “属(shu)相”说成“符(fu)相”, “舒(shu)坦”说成“服(fu)坦”等等。
  (3)鼻韵母eng和鼻韵母ong不分。在普通话中,ong的发音要领是:唇拢圆,舌根部隆起接近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中送出。eng的发音要领是:口微张、嘴角向左右展开,舌根部隆起接触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中出来。在临沂方言中,一般是鼻韵母eng代替ong。例如,“东(deng)山” “动 (deng) 弹” “冬(deng)天” “山洞(deng)”等。
  (4)单韵母ɑ在有些时候代替e。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如有一点变化,就不是纯正的单韵母了。在临沂方言中,单韵母ɑ在有些时候代替e。例如,“口渴(ke)”说成“口卡(ka)”, “磕(ke)倒”说成“咔(ka)倒”,“坷(ke)垃” 说成“喀(ka)垃”, “喝(he)水”说成“哈(ha)水”“刀割” 说成“刀轧(ga)”等等。
  (5)声调的变化。临沂位于鲁东南地区,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声调的变化非常突出。临沂方言的调值中音居多,调型多为降升调,无上升的调型,阳平是53,阴平是214,上声是55,去声是312或者31。所以临沂方言的升调主要是阴平、阳平和去声,而缺乏上升的调值。在临沂方言中,轻声的字词明显少于普通话,再加上临沂方言过多的降升调,临沂方言习惯性地多把轻声和上声都读成阴平,这就导致临沂方言读起来浊而重,生而硬。例如,“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语文”这句话,在普通话中这样读:“wǒ men yí dìng yào nǔ lì xué hǎo yǔ wén” ;在临沂方言中这样读:“wò mēn yī dìng yào nū lì xué hāo yū wén”。
  (6)儿化音多用后缀“子”代替,或者直接没有儿化音。这也是导致临沂方言读起来浊而重、生而硬的另一个原因。





  二、词汇特点
  临沂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历史悠久,是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的。在悠久的历史中,临沂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土语方言,现在整理部分:
  太阳曰“日头”(ritou), 彗星曰“扫出星”,毛毛细雨曰“下雾露毛”,得意忘形曰“恣的不行”,身心舒泰曰“福毯”,郁闷不舒曰“懊头”,小儿撒娇曰“发犏pian”,讨好于人曰“舔拇”,闯祸曰“作业”,二人投缘曰“对撇子”,鼻流清涕曰“淌鼻子”,狼曰“猫猴子”,蟋蟀曰“看家狗子”,泥鳅曰“泥了狗(migou)子”,不学好、不成气曰“瞎包”等等。
  好多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扎古”一词在下列句子中含义不同:(1)我的汽车坏了,我要去扎鼓扎鼓(修理修理)。(2)你的病都这么厉害了,你还不去医院扎鼓扎鼓(治疗治疗)?(3)他这样欺负我,早晚有一天我要扎鼓扎鼓(报复报复)他。再如,“板板正正或板正”一词,(1)你今天穿的很板正(指穿戴、装饰整齐)。(2)这个人做事板板正正(指做事认真、中规中矩)的。“木张”一词在下列句中意思各有不同:(1)你不就是得了回第一名吗,木张(炫耀、显摆)什么?(2)小样,有点小本事就木张(比较拽、狂妄)啊?(3)你看看你木张(比较张扬、招摇、轻浮)的,稳重点。(4)就算你说得对,你也不用那么木张(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啊?由此看来,“木张”一般带有贬义或调侃意味。
  临沂方言大多反映了琅琊人(古临沂人)对事物的认知。例如,把“院子”说成“天井”,把正房中对着正门口的地面叫做“当门”,就反映了琅琊人对自家住的空间的认知。中国北方古代建筑在平面布置上是以院落为单位的。一个主要建筑物是“正房”,坐北面南,四周砌上方方正正的围墙,有的还有“回廊”、“耳房”等附属建筑物,这就是一组完整的生活活动的场所。由于受认知的影响,居住的人站在方正的院子中央,抬头看天,形如天井,这便是整个的世界,因此就把“院子”说成“天井”。尊贵的客人来了,就在正房对着门口的地方招待客人,以示尊贵,这个地方就叫“当门”。 琅琊人把“蛇”说成“长虫”,正反映了琅琊人认知事物的特点。琅琊人认知的“虫”的概念比现在大得多,它是一切动物的总称,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称为“虫”。蛇身体比较长,因此叫“长虫”,老虎的形体比较大,因此就叫“大虫”。 琅琊人认为,人也是“虫”的一种,因此把不劳而获的人称为“寄生虫”,把遭人鄙夷的人称为“可怜虫”,把随声附和的人称为“应声虫”……
  三、语法特点
  临沂方言,比普通话添加了一些后缀。
  (1)用“子”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名词,可以指人、指物、指时间或指地名,而以“子、巴、汉” 作为后缀的词语指人时,含贬义。








  (2)用“巴、布、拉、鼓、悠”等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动词,这些词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重叠使用。例如可以说“撕巴”,也可以说“撕巴撕巴”。








  (3)用“不拉唧、拉巴唧的” 作为后缀的词语多数是形容词,加了后缀之后,这个形容词一般不允许重叠,多带有贬义色彩。




  (4)副词常用前缀“瞎、恶、怪、乔、稀”和后缀“死了”等表示“十分、很、非常”的意思,“瞎、恶”修饰动词,“怪、乔、稀”修饰形容词。“死了”往往是形容词的后缀,含有调侃、讽刺之意。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轨迹,方言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通过方言研究,我们可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研究词汇承载的背后的文化演变、风土人情、历史变迁,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祖国。
  参考文献:
  1.刘奉光:《怎样区分ong韵字和eng韵字》(《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04期 )
  2.王增智、白洁:《带鼻音韵母的发音问题与对策探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3.罗佳:《浅析汉语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4.赵文昊:《蛇为什么叫长虫》(《沈阳日报》,2013年2月3日A06版)
  5.马静:《临沂方言影响下的方言语调的语音状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