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林建富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良好突破口,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借助数学的美、体验思维参与有效性和实施生活化教学等策略来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热情 培养
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到“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平台,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不仅能将其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其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之处于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就能催发其学习情感,产生学习动力。我们知道,数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逻辑性,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我们可以寓教于乐,举出一些与数字有关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南海才子叙述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字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经运算,“天生一只又一只”。就是1+1=2,“三四五六七八只”,理解成3×4=12,5×6=30,7×8=56,是这几组得数相加之和正好是100只。这首启人智力的诗,满含数理逻辑,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中,我们若不花点心思,是很难调动起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的,也是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
二、借助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无尚的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时时充满了美的特性、美的表现,如语言的严谨美,结构的对称美、简洁美等。但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美的存在,而带给学生的是枯燥。在倡导体验式学习的今天,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捕捉和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感受、体验以至探索数学美,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能够创造数学美搭建桥梁。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选用数学美的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美,培养其数学素养。例如,在“轴对称”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展示蝴蝶、窗花、脸谱,埃及金字塔等大量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轴对称贴近生活,生活青睐数学轴对称的美;欣赏水边风景的倒影,让学生感受和谐灵动的美。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面对一道题,利用转化、变换、拆分、组合、类比等数学思想寻求解题途径,找出最佳的解题答案,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不正是数学美的体现吗?通过这些“美”的元素,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学生有效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数学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数学科学性质的需要。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思维,使其感受到思维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参与,以动脑动手相结合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开发智力,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此类推,发挥想象,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如1÷1和1-1,看似简单,其实是想通过这一简单的示例来考一考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果是否相等,有很多学生是答对了,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被蒙住了,一时回答不上来。类似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时对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思维也有所启发。教学中,我们应竭力摸索如何去培养其热爱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之学而不累,学而不厌。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的目光投视到学生生活的当中去,学生的生活更具五彩缤纷,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第一课堂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更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轻松有趣。尤其是教学高年级数学,不能只让学生单调地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认为只要记住数学公式一切都会迎刃而解,那是错误的。关于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家科利亚作过论述:数学即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数学是一门主要学科,在当今很受到重视,是因为数学是科学之母。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它就是精密科学和现代科技的语言,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言简意赅又要不失生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数学概念往往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培养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培养,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以及搭建动手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轻松学习,从而达到引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热情的目的;如果还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就能促使他们更自信、更豁达、更有兴趣学数学。这样,他们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J].校长阅刊,2006年。
[2]高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科技信息,2012年。
[3]曾伟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热情 培养
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到“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平台,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不仅能将其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下面,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其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之处于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就能催发其学习情感,产生学习动力。我们知道,数学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逻辑性,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我们可以寓教于乐,举出一些与数字有关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南海才子叙述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字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经运算,“天生一只又一只”。就是1+1=2,“三四五六七八只”,理解成3×4=12,5×6=30,7×8=56,是这几组得数相加之和正好是100只。这首启人智力的诗,满含数理逻辑,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中,我们若不花点心思,是很难调动起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的,也是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
二、借助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无尚的美。”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时时充满了美的特性、美的表现,如语言的严谨美,结构的对称美、简洁美等。但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美的存在,而带给学生的是枯燥。在倡导体验式学习的今天,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捕捉和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感受、体验以至探索数学美,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能够创造数学美搭建桥梁。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选用数学美的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美,培养其数学素养。例如,在“轴对称”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展示蝴蝶、窗花、脸谱,埃及金字塔等大量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轴对称贴近生活,生活青睐数学轴对称的美;欣赏水边风景的倒影,让学生感受和谐灵动的美。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面对一道题,利用转化、变换、拆分、组合、类比等数学思想寻求解题途径,找出最佳的解题答案,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不正是数学美的体现吗?通过这些“美”的元素,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学生有效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这既是数学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数学科学性质的需要。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思维,使其感受到思维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参与,以动脑动手相结合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开发智力,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此类推,发挥想象,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如1÷1和1-1,看似简单,其实是想通过这一简单的示例来考一考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果是否相等,有很多学生是答对了,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被蒙住了,一时回答不上来。类似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时对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思维也有所启发。教学中,我们应竭力摸索如何去培养其热爱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之学而不累,学而不厌。
四、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的目光投视到学生生活的当中去,学生的生活更具五彩缤纷,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第一课堂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堂,更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轻松有趣。尤其是教学高年级数学,不能只让学生单调地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认为只要记住数学公式一切都会迎刃而解,那是错误的。关于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家科利亚作过论述:数学即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数学是一门主要学科,在当今很受到重视,是因为数学是科学之母。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它就是精密科学和现代科技的语言,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言简意赅又要不失生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数学概念往往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培养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培养,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以及搭建动手研究、合作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轻松学习,从而达到引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热情的目的;如果还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就能促使他们更自信、更豁达、更有兴趣学数学。这样,他们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J].校长阅刊,2006年。
[2]高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科技信息,2012年。
[3]曾伟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