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宋 敏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中职教育的重要选择。加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整合运用,不仅能激发兴趣,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还能进行仿真教学,促进教学有效性快速提高。除了积极作用外,本文还就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不足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教学  实效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成功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我们知道,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能把教学内容通过多种视觉化介质呈现,让学生在直观展示中获得相关知识。现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了。而中职学校,作为学生将来就业的岗前培训,远瞻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更加必要。而电子技术学科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上课更是义不容辞。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首推利器,不仅能以丰富的介质呈现新知、改善学生认知渠道,还能营境催情,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故而在提高教学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际,谈谈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一、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多种感官参与,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知识点多,而且原理、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如果我们运用传统讲解法教学,就只能使学生了解表面现象,获得一知半解,而且不能做到灵活应用,更别说创新实践了。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丰富逼真的形象,就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形成、发展的变化过程;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找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中,传统教学由于缺乏手段支撑,我们只能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或采用挂图来增强直观性,既费时又无立体感。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载流子的运动过程制作成动画,将基极流向发射极的电流画成小线条,且设置小的悦耳的声音;将集电极流向发射极的电流画成较粗线条,设置为另一种较大的声音;汇集到发射极时又变为一种声音,且将电流画成不同颜色的线条。这样,就形象地将三极管电流的分配关系展现出来了,学生就可获得直观化学习,从而使难于理解的知识就被轻松攻克了。在动画演示过程中,既可以连续观看动态效果,也可以暂停观察某一时刻的情形。通过信息技术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微观的问题放大化、把变化的过程动感化,能较好地贯彻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生动的直观性教学原则”,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在教学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中的仿真模拟软件,便于实验探究教学开展
  仿真模拟软件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广泛。我们知道,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电路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由于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各部分的工作状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对电路内部的影响等都是不可见的,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素养欠缺,电子电路的分析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而随着各种电路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学习难的问题。随着科技发展,仿真模拟软件越来越来,其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一个简称为EWB的仿真电子工程师工作平台出现在了我们视野中,其可将实验数据和波形在屏幕上放大显示,有利于复杂电路的演示和实验教学,是电路分析的良好视觉化软件;同时EWB 软件的操作界面友善,有良好的数据仿真性、开放性、超时空性和可操作性,可有效解决学生在一些大实验中存在的插件慢、出错率高、实验误操作造成电路和仪器损坏等问题,是电子技术教学和学生模拟实验的优秀虚拟操作平台。例如,在“基本稳压电路”教学中,运用EWB设计相关课件,通过对纯电阻电路在输入不同电压时负载电压的变化情况与增加了稳压二极管后在输入不同电压时负载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很好地展示了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使用时应注意的电路条件,直观,便于学生直接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大屏呈现,三维展示,便于学生适时观察
  在传统技能教学中,虽有一定器材供学生观察,但由于距离或方位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根本无法直观其步骤、方法的。如我们进行电路实物展示时,大部分学生是无法观察到教师所指的电路的,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是无法观察到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在今天,我们可能信息技术的终端---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智能电视,都是大屏呈现,加上信息技术的三维动画功能,能多方法,立体式展示,就可让不同方位的学生清晰可观察到教师对整机电路的分析、电路的构成、电路故障的分析和电路故障的排除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学生进一步的实际操作,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它的优越性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它的最佳的辅助教学功能,让学生既学到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又能获得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这些效果的实现,需要我们正确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一性质定位,运用必须要符合科学性、实效性原则,必须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为前提,不能为了信息技术而去使用信息技术。其次,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从而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最后,我们还应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从而取得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朋,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思考[J].教育学刊,2015年。
  [2]张艳然,多媒体在应用电子技术教学的运用[J].学园,2014年。
  [3]冷芳,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