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责无旁贷,家长是高中学生的首席规划师——班主任工作案例
【作者】 吴 琼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古人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每个人的首任老师——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经历了学前启蒙、小学习惯培养、初中思维能力发散之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到底该什么时候预?该怎样预?大多数家长没有十分的把握,甚至内心茫然,根本无底。其实,要把握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顺利高考并不难,只要家长扮演好高中学生首席规划师的角色,有预见性、针对性地担负好规划责任,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三年漫长的高中学习阶段中,家长具体要在哪些环节怎样担任好学生的首席规划师呢?
首先,要担任“松紧”的规划师。在经历了比较激烈而紧张的中考、漫长而又放松的假期、新鲜又略有刺激的高中入学之后,大多数学生在高一入学前几周,自然地、不经意地放松了学习,“紧”的程度绝对低于中考复习很多,甚至大多数同学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一下子回到松散、疲沓的境地。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抓好这个关键的环节点,掌握好“松”“紧”的合理衔接,千万不要让学生输在高一开学的起跑线上。曾经有个学生的家长,非常注意这一点,在中考结束后到高一开学初这一段时间,努力沟通,强化责任,帮助促进,让这名学生在高一开学后就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
其次,要担任好“文理”的规划师。自己的孩子自己没理由不清楚他(她)的优劣。作为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在高中阶段(尤其高一阶段)科目的优劣,及早预料学生将来文、理科的大致方向。很多考取名校的家长,往往是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能非常清晰地判断出学生将来的文理方向。最起码,我们大多数家长在学生高一阶段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明晰地判断出文理分科的方向来。以前能考取重点大学学生的家长,都会说起他们在学生初中时候,就已经根据学生的特点,规划好了将来文理的方向。大多数能考取本科的的学生,其家长在学生还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将来的文理方向。
再次,要担任好“志愿”的规划师。每当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的填报院校的所在地、专业的方向和范围等,一概不通,甚至连哪些是“985”院校,哪些是“121”院校都非常懵懂,更不要谈明确具体院校和优势专业。面对这种状况,通常学校、社会因为种种原因能给予的有效帮助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学生志愿的填报方面,担负起帮助规划的责任,扮演好首任规划师的角色。曾经带过一个区理科状元的学生,他的父亲就及早的担负起了儿子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划责任,从高一开始,每年高考就特别关注,购买指南,了解政策,掌握方向,对所选定院校的专业录取分数都了如指掌,对选取专业在国内院校的分布都烂熟于心。最后,自己的孩子被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录取。
总之,高中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高考也不是考生一个人的抉择,必须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的结果。作为家庭因素的主要承担者而言,家长一定要扮演好学生首席规划师的角色。这样,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上,学生才不觉得茫然;在高考的独木桥上,考生才不觉得孤单。
总结反思: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是人之常态,当然也是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常态;
2、抓住关键环节、关键点,尽可能全程掌控儿女的规划;
3、做好学习型、知识型的家长是家庭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
三年漫长的高中学习阶段中,家长具体要在哪些环节怎样担任好学生的首席规划师呢?
首先,要担任“松紧”的规划师。在经历了比较激烈而紧张的中考、漫长而又放松的假期、新鲜又略有刺激的高中入学之后,大多数学生在高一入学前几周,自然地、不经意地放松了学习,“紧”的程度绝对低于中考复习很多,甚至大多数同学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一下子回到松散、疲沓的境地。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抓好这个关键的环节点,掌握好“松”“紧”的合理衔接,千万不要让学生输在高一开学的起跑线上。曾经有个学生的家长,非常注意这一点,在中考结束后到高一开学初这一段时间,努力沟通,强化责任,帮助促进,让这名学生在高一开学后就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
其次,要担任好“文理”的规划师。自己的孩子自己没理由不清楚他(她)的优劣。作为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在高中阶段(尤其高一阶段)科目的优劣,及早预料学生将来文、理科的大致方向。很多考取名校的家长,往往是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能非常清晰地判断出学生将来的文理方向。最起码,我们大多数家长在学生高一阶段的时候,就应该逐步明晰地判断出文理分科的方向来。以前能考取重点大学学生的家长,都会说起他们在学生初中时候,就已经根据学生的特点,规划好了将来文理的方向。大多数能考取本科的的学生,其家长在学生还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将来的文理方向。
再次,要担任好“志愿”的规划师。每当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的填报院校的所在地、专业的方向和范围等,一概不通,甚至连哪些是“985”院校,哪些是“121”院校都非常懵懂,更不要谈明确具体院校和优势专业。面对这种状况,通常学校、社会因为种种原因能给予的有效帮助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学生志愿的填报方面,担负起帮助规划的责任,扮演好首任规划师的角色。曾经带过一个区理科状元的学生,他的父亲就及早的担负起了儿子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划责任,从高一开始,每年高考就特别关注,购买指南,了解政策,掌握方向,对所选定院校的专业录取分数都了如指掌,对选取专业在国内院校的分布都烂熟于心。最后,自己的孩子被理想的院校和专业录取。
总之,高中阶段的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高考也不是考生一个人的抉择,必须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通力合作的结果。作为家庭因素的主要承担者而言,家长一定要扮演好学生首席规划师的角色。这样,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上,学生才不觉得茫然;在高考的独木桥上,考生才不觉得孤单。
总结反思: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是人之常态,当然也是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常态;
2、抓住关键环节、关键点,尽可能全程掌控儿女的规划;
3、做好学习型、知识型的家长是家庭的要求,更是社会的要求。